生命學術與學術生命(代序)
第一編 美學和美學史研究
建構中國美學史的學科體系
中國美學史與中國思想史
中國美學史與中國史學史
先秦美學(“詩”“騷”)
漢代美學(“漢賦”)
從兩漢到六朝美學軌跡
六朝美學
隋代美學
盛唐美學
宋代美學
元代美學
時空美學
文學美學
宗教美學
心理美學
受眾美學
理學美學
工藝美學
賞玩美學
美的結構
美的規(guī)律
唐代僧俗書家審美交游
唐代服飾美學
宋代《詞論》美學思想
明代王陽明美學思想
清代金圣嘆美學思想
明清園林空間審美意識
第二編 古、近代文學研究
古典小說理論的民族風格
古典風格理論的民族特色
六朝文化與《文心雕龍》之關系
應當正確評價凌濛初的“二拍”
《紅樓夢》的情節(jié)波瀾
從序、傳、批解讀《留東外史》的思想、美學成就
第三編 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
論魯迅在文學風格研究和實踐上的成就
論魯迅雜文的抒情性
中國美學史研究的世紀型開拓者——為郭沫若誕辰100周年而作
新時期小說形式美的演化
文學當代性的美學思考
宋詞與“宋詞”美學
趙本夫小說的人性美和宗教意識
價值失范·滿紙荒唐·遍體硬傷——當前長篇歷史小說的現(xiàn)狀分析之二
第四編 文藝評論及其他
我寫《阿里山紀行》
我寫《的情節(jié)波瀾》
《走進臺灣》獲獎感言
讀旅日女畫家傅益瑤巨型壁畫《佛教東漸》圖
取精用宏·經緯縱橫·積學儲寶——讀朱關田先生《顏真卿年譜》
王曾瑜先生《宋代紀實小說系列》序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