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材共分十章:第一章是本書的緒論,對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基本概念進行了闡述,介紹了本學科學習內容的基本框架,描述了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價值及價值取向;使學習者了解到美術教育在幼兒成長中的必要性和不可替代性。第二章主要對中外兒童美術教育的發(fā)展進行了概略的介紹和闡述,使學習者了解我國的學前兒童美術教育初期思想主要是從西方以及日本引進的,而這些思想都受當時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了解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歷史發(fā)展,旨在使學習者學會選擇真正適合我國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教育思想,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提高我國當代的學前兒童美術教育水平。第三章對國內外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相關理論的基本思想進行了介紹和闡述。目的是使學習者了解國內外學者對兒童不同時期美術能力及特征的研究,兒童視知覺及其思維的研究,藝術教育與整體教育關系的研究,以及藝術與智力、藝術與兒童人格表現(xiàn)的研究……在結合教學實踐中,把理論應用到教學中去,提升教學理念和教學水平。第四章對學前兒童美術能力的發(fā)展與表現(xiàn)的相關理論進行了概略的闡述。學前兒童美術發(fā)展的整個過程包括感知、認知、概括、表達、交流等諸多內容,對幼兒的成長、學習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理解學前兒童美術所體現(xiàn)出的真正內涵,能指導學員在實際教學中因材施教,靈活運用教材和教學方法。第五章對學前兒童美術教學活動目標設計、學前兒童美術教學內容選擇的依據(jù)、學前兒童美術教學一般的組織步驟及學前兒童美術教學組織原則與方法進行了全面的闡述。 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分別對學前兒童美術教學活動中的三大內容——繪畫、手工、欣賞教學進行了闡述,表明學前兒童將其生活體驗與思想情感通過美術手段加工和改造轉化為具體、生動、可感的藝術形象,起到的作用已超出了美術創(chuàng)作的概念。整個過程包括了感知、認知、概括、表達、交流等諸多內容,對幼兒的成長、學習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三章還特別指出在幼兒美術教學活動中,應注意的幾個方面:第一,幼兒的成長、發(fā)展是有其規(guī)律的,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必須遵循、符合幼兒的這個規(guī)律,切不可“拔苗助長”。第二,不同的學習類型有著不同的作用、目的與要求,應根據(jù)不同的階段和需要,合理采用相應的學習類型,以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第三,不可過分強調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雖然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是難能可貴的,但幼兒尚處在人生的啟蒙階段,正確的引導觀察和必要的技能、方法的掌握也是不可或缺的。第九章介紹學前兒童美術教育評估,這是整個美術教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提高學前兒童美術教育質量和指導水平提供了依據(jù)。 第十章是對學前兒童美術教育中常用的美術基礎知識和技能的介紹與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