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政治經濟
切戒“悅諛成風”
疲是居官大病
信者居官立事之本
解讀康乾盛世謀求“中和”
“九門提督”與清廷政爭
清代處分制度與官員的規(guī)避
1679年京師大地震與康熙朝政權建設
康熙朝的“張元隆案”
嘉慶皇帝整頓吏治
陳德行刺嘉慶皇帝案
清代東三省的設立
海權意識與晚清危局
清末農工商部的設立和農業(yè)改良
清末“振興工商”及其啟示
明清皇宮的“金磚”
邊疆民族
清政府治理新疆前期的行政管理體制——軍府制度
清政府治理新疆后期的行政管理體制——創(chuàng)建行省
清朝統(tǒng)治新疆時期動亂事件研究
劉錦棠與新疆建省
清代的滿蒙聯(lián)姻
雍正朝的“改土歸流”
清代北京和拉薩的“雙忠祠”
清與南明戰(zhàn)爭中的臺灣
社會生活
清代科爾沁草原的生態(tài)變遷
清代北京的旗人住宅政策
鴉片戰(zhàn)爭前后官民關系的變化
慘絕人寰的突發(fā)災難——光緒三年天津粥廠大火紀實
晚清中國與世界博覽會
清宮檔案中的萬國博覽會
下南洋:晚清海外移民的辛酸歷程
文化外交
康乾時期中法科技文化交流
康熙容教令
耶穌會士與圓明園
德國克虜伯公司與晚清軍事采購
北洋政府的清史館與國史館
報業(yè)巨子史量才與《申報》
從“立法委員”質詢案看臺灣版《清史》的得與失
清代詩文簡論
人物
父廉子貪的趙申喬和趙鳳詔
“書生”皇帝乾隆
乾隆帝與詩翁沈德潛
乾隆帝與法國神父蔣友仁
張之洞與漢陽鐵廠
慈禧太后為何叫“老佛爺”
丁寶楨智斬太監(jiān)安德海
我和清史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