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再出發(fā)
02城市社區(qū)科普功能職責研究…
03感受美 創(chuàng)造美
04京津冀區(qū)域首都兩區(qū)建設與…
05人民路上為人民
06老齡健康公平問題研究
07兒童留守軌跡與心理健康:…
08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在奉賢新…
092023天津科技統(tǒng)計年鑒
10中國共產黨領導石油工業(yè)發(fā)…
劉少杰著
本書揭示了現代社會學主張經驗性和整體性研究的理論承諾與堅持實證和客觀性追…
可購
風笑天著
本書內容包括六章,即問卷與社會調查、問卷的類型和結構、問卷設計的原則和標…
(美)Lewis R. Aiken著;張厚粲譯
本書的重點放在心理學和教育上,而這本書平衡了實踐和意見調查的應用領域與個…
(法)勒內·吉拉爾(Rene Girard)著…
勒內·吉拉爾,法國當代著名的哲學家、人類學家,在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獲博…
(美)瑪麗薩·圣·克萊爾(Maris…
死亡就是生命的終結嗎?一旦死神降臨,人還有沒有靈魂;一旦肉體消失,靈魂是…
劉欣尚,陳繼葒,趙可 編
1998年初冬的一個晚上,北京師范大學教七樓五百座教室座無虛席,連教室過道上…
劉立宏著
本書對黑白人體影像進行了詳細透視的研究。
周江林主編;火烈鳥工作室漫畫
人們只要一相愛,就彼此利用了對方?!盀榱藧鄱鄲邸边@是語言有利的一面。愛…
馬相武,金戈主編
本書介紹了世界五大洲的華人華僑以文學的形式所表達的鄉(xiāng)思、鄉(xiāng)愁,以及他們濃…
盧迅著
填補人學研究的一項理論空白。發(fā)現人類素質三元特環(huán)運動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首次…
溫迪·貝克特(Wendy Beckett)著;汪…
本書為我們提供了一切發(fā)現歐洲偉大藝術的華彩與精妙的機會,本書概覽早期繪畫…
王思斌主編;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組編
本書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ZI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的研究成果,…
(英)瑪格麗特·A.羅斯著;張月譯
本書是一部了解后現代及后工業(yè)概念、認識其歷史發(fā)展進程的評論性指南。作者羅…
(美)查理斯·奇克·湯姆森著;劉曉坤譯
身為創(chuàng)造力培訓人員,作者有機會采訪并考察了各種機構、組織中上萬名的高級主…
鄒森揚,黎戈 編
本詞典收錄了近千條成語,凡所收成語,力求追本溯源,博采書證,并注意其思想…
劉業(yè)雄著
不知從何時起“上海人”特別是“上海男人”成為全國百姓的眾矢之的,成為吝嗇…
(法)塞爾日·莫斯科維奇著;黃玉蘭譯
本書于1972年第一次出版。今天,本書描繪出來的前景比過去更有成效。其觀點簡…
高燕,王毅杰編著
社會科學學科方法論主要是指社會科學理論在社會研究中的指導地位和作用。社會…
覃德清著
編輯推薦:本書立足于美學領域的人類學材料以及文化人類學中的美學旨趣,闡發(fā)…
可讀可購
張灝著
張灝,1937年生,原籍安徽省滁縣。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yè)后留學美國,先后獲哈佛…
(法)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
本書很可能會令那些習慣于標準化的理論產品的“消費者”困惑不解,也會令那些…
李鵬 編
為迎接世界信息技術發(fā)展的挑戰(zhàn),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的現代化,實現教育跨越式發(fā)…
趙秀臣編著
本套叢書是以中外歷史上的人物精英、精粹學說、文化典籍、偉大發(fā)明為主線,敘…
駱玉明 楊楊 葛劍雄等
繼“京派”《學問中國》之后,我們又特別邀請了八位滬上著…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
本書收錄了《唐代學術文化的流變》、《宋代官員俸祿和其他頒給分項考析》、《…
(日)廣松涉著;彭曦,莊倩譯
本書是日本已故著名哲學家、日本新左翼運動旗手廣松涉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在…
單人耘,楊旺生,陳桃源選注
本書內容包括: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病因病機、診法、辨證、防治法則、中草…
王毓國著
編輯推薦:本書收錄了王毓國在阿富汗采寫的文字和拍攝的照片,體現了新華社記…
(芬)尤卡·格羅瑙(Jukka Gronow)原…
張異賓(筆名張一兵),生于1956年3月17日,山東茌平人,1981年8…
鄭俊池,李松 主編
全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有關圍產保健監(jiān)測的內容。為便于讀者對圍產保健…
河南省統(tǒng)計局 編
暫缺簡介...
歐陽謙著
前 言本書所論述的內容主要涉及20世紀以來的“西方人學思想”。我們這里所說…
苗木著
倪墨炎著
這是我的一部新著,斷斷續(xù)續(xù)寫了一年多。寫到現在這個規(guī)模,在我自己可說是盡…
盧輔圣,徐建融,谷文達著
《中國畫的世紀之門》是“名家名編——世紀初的對話”叢書中的一冊。本書收錄…
紀曉嵐著
編輯推薦:全書核心問題是揭示城市本質。鑒于城市定義存在種種困惑與局限,該…
(清)曾國藩著;馬道宗編著
葛雋,周淑屏著
本書內容包括:把生活經營得精致點、重新得力、快樂的清貧、等和盼、奮身一博…
歐陽康著
《社會認識論》立足當代社會實踐,探索社會自我認識之謎,是作者多年來社會認…
蘇桂寧著
這本書貫穿了這樣的一種設想,那就是把中國詩學作為一種知識形態(tài)進行考察,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