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思想政治理論與實踐(202…
02論語新說(下)
03新聞出版博物館(總第四十…
04吳尚之精選集
05中國傳媒教育觀察(2023)…
06以城為媒:社交媒體時代的…
07當代中國新聞觀念研究
08新媒體語境下報紙新聞文體…
09新青年的網絡生活與消費形…
10議程設置(第三版)
〔澳〕尼古拉斯·凱拉(Nicholas Cara…
《媒介與社會:權力、平臺和參與(第二版)》介紹媒介在社會、文化、政治和經…
可購
周山 著
新聞,反映并影響著世界和人們的生活。新聞的背后是什么? 除了新聞本身,我…
丁漢青 楊雅 主編
本書是“京師傳播文叢”之一種。數字化、網絡化、移動化技…
《三聯生活周刊》編輯部
本書是《三聯生活周刊》2022年報道內容的精選集。涉及當下最熱的“…
楊彩霞
本書主要內容囊括三大部分:漢英翻譯視域下的中國文化、漢英翻譯實踐中的中國…
曹培根
清代是中國古代出版業(yè)發(fā)展的鼎盛時期。清代江蘇特殊的區(qū)位優(yōu)勢、經濟條件、政…
袁華
本書以時間為經線,分三個時期梳理了民國江蘇出版史的基本脈絡,努力勾勒江蘇…
楊蕾
5G作為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是當前具有革命性和帶領性的網絡信息技術,具備高速…
繆小詠
本書從明代江蘇官方出版活動的組織,地方志的發(fā)展與完善,坊刻和家刻的繁榮興…
《廣電媒體融合發(fā)展進行時》編委會 編
2022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在全國開展了廣播電視媒體融合先導單位、典型案例、成…
黃鎮(zhèn)偉
《江蘇出版史》共五卷,本書是先秦至宋元卷。江蘇古代的出版在出版史上占有重…
[美]莎拉·羅伯茨
萬相·006號作品進入社交媒體時代,互聯網上的內容日益混亂駁雜,…
陳祖芬
暫缺簡介...
張鴻聲 編
張淑華
《新媒體公共傳播》是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傾力打造的學術與學科品牌。本書…
胡泳,漢唐陽光
開放共享、兼容并包,是互聯網最初被賦予的精神底色,網絡成為寄托著人類美好…
[意大利]保羅·貝南蒂(Paolo Benan…
語言就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些東西存在于我們生存的背景中,我們卻渾然不…
劉艷春 著
《溝通的科學與藝術》一書揭示了現實生活中常見的溝通問題和解決辦法。全書通…
北京數字科普協(xié)會 著
22年9月25日,在市科學技術協(xié)會的指導和大力支持下,由數字科普協(xié)會與中央美…
[英國]朱塞佩·里瓦(Giuseppe Riva…
社交媒體到來以后,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界線消失了。我們在線上發(fā)現的是一個…
[意大利]羅伯托·薩拉科(Roberto S…
本書論述了數字孿生、數字化轉型,含人機融合、技術影響、比較文化等主題,并…
趙紅勛
本書立足傳播技術日益社交化的新時代語境,以青年群體為研究對象,借由深度訪…
萬志勇
本叢書與教材同步,定位于全國市縣,適合全體學生使用。本叢書依據的素養(yǎng)要求…
歐陽明
本書精選了歐陽明教授多年來在新聞傳播研究領域的學術論文和評論文章,內容既…
胡線勤
媒體競爭日益激烈,采訪迎來重“禮”時代。人民日報記者集…
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陳云超
《北大新聞網評論精選(2013—2022)》精選匯集了2013—2…
李建波 著
本書主要運用風格理論和批評話語分析理論,關注并超越新華體的表達本身,探索…
馬景秀
黃璇 編
《全球共情·文明互鑒·大學創(chuàng)新:第九屆世界大學女校長…
王可欣
傳播學視域的博物館研究兼具宏觀理論思辨與微觀受眾分析透視博物館傳播如何傳…
郭媛媛
本書綜合采用文獻研究法、深度訪談、問卷調查以及案例研究法等定量和定性相結…
邵華冬 著
《智媒環(huán)境下企業(yè)危機修辭策略研究》圍繞智媒環(huán)境下企業(yè)危機傳播的新特點、新…
李柯勇
創(chuàng)意微電影《紅色氣質》《望北斗》是新華社近年來打造的兩部現象級融媒體產品…
高偉 ,姜飛
《全球傳播生態(tài)發(fā)展報告(2022)》從傳播生態(tài)學視角聚焦全球傳播格局和世界傳…
荊學民,白文剛,蘇穎 編
《中國政治傳播研究》是國內一本以政治傳播為主題的學術輯刊。為了給中國政治…
楊海平、柯積榮、張新新
〔英〕斯圖爾特·艾倫(Stuart Allan)…
內容簡介在新聞報道的過程中,普通公民能扮演什么角色?這一問題已觸及當下關…
周敏 王蕊 主編
當前,全媒體不斷發(fā)展,輿論生態(tài)、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fā)生深刻變化,在互聯網…
周勁 著
本書的創(chuàng)作靈感源自家喻戶曉的《隆中對》。一千八百多年前,在南陽郊外一間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