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弘揚張舜徽先生的優(yōu)良學風從吳宓“甚佩”張舜徽《清人文集別錄》談起 ——兼析張舜徽、吳宓對羅振玉、王國維之評論論“百越”與嶺南土著民族的歷史關系論盤龍城為商王南土行都商代校閱禮初探諸子文獻中的顏回形象漢代儒學文獻的發(fā)展與演變“孝武立樂府”考論地方史研究的文獻問題:明代廣西土官黃□家族“亂凡四世”說的檢討明末史家朱明鎬的生平、交游與著述經學視域下的清初《尚書》學清代通鑒學的學術成就及其時代特征試論清人對明代詩文別集的整理也論揚州儀征胥浦《先令券書》《漢書·藝文志》著錄風水文獻考釋《文選序》與《文選》差異問題的再審視《事物紀原》初本成于宋代考胡安國《春秋》學思想與詮釋理路論徐天麟《兩漢會要》的編纂特點林景熙黃庚互見詩辨疑雷思齊易數(shù)之學初探《增修校正》研究《書史會要》版本考述關于《武英殿聚珍版書》的三個問題劉寶楠《論語正義》的注釋特色王芑孫《淵雅堂全集》版本考道光《廣東通志》對嘉慶《廣西通志》體例的繼承與發(fā)展淺論遼金史紀事本末的史實考異王古魯日本訪書考論“以人為本”鑒定古籍版本的幾個實例從千唐志齋幾則墓志看石刻文獻之珍貴 ——也談中國歷史文獻學的學科建設近三十多年來《通典》研究述略(1978—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