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序(二)
前言
緒論
上編:朱次琦與清末嶺南“致用”之學
第一章 近代嶺南文化的生成模式及其“致用”特質
第一節(jié) 古代:北人南傳
第二節(jié) 近代之一:西人東傳
第三節(jié) 近代之二:華人東傳
第四節(jié) “實學”的意涵與清末嶺南“經世致用”概況
第二章 朱次琦學術和文學觀念中的“致用”特質
第一節(jié) 朱次琦“四行五學”說
第二節(jié) 朱次琦與嶺南及北方學術的關系
——以其堅辭學海堂學長為考察中心
第三節(jié) 朱次琦的身份特征及其文學觀念基本內核
中編:康有為學術和文學觀念的過渡性特質
第三章 康有為學術思想中的朱次琦和西方因素
第一節(jié) 康有為學術思想中的朱次琦因素
第二節(jié) 康有為之于傳統(tǒng)文化
——以韓愈及其《原道》為例
第三節(jié) 康有為學術思想中西方因素的存在形態(tài)
——以其附會邏輯為考察中心
第四章 康有為“經世致用”的學術思想
——以其今文學思想為例
第一節(jié) 康有為今文學思想中朱次琦和西學因素的作用
第二節(jié) “大同”理想與孔子形象
——以《大同書》為考察中心
第三節(jié) 康有為今文學思想的“致用”性
——以“張三世”理論為例
第五章 康有為文學觀念的過渡性特質
第一節(jié) 詩歌中的現(xiàn)實與政治
第二節(jié) 康有為與文學觀念理論基礎的近代轉型
……
下編:梁啟超與中國近代文學觀念的生成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