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范疇的審美空間》主要內容是關注“遠”范疇在中國古代文學、哲學、藝術和美學領域內的文化呈現(xiàn)。作為文學主題的主要審美對象之一,“遠”呈現(xiàn)為“游子”、“遠游”、“遠方”等主題,審美意蘊豐富。從屈原《遠游》篇開始,到描繪近代文人漂洋過海遠赴異國求學的《異國》,中國歷代文人對于“遠方”的遐思是無窮無盡的,所遭遇的人生境遇是多種多樣的,形成的文學篇章也是多不勝數(shù)的。而《古詩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是“游子”詩中最有代表性的:“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币虼?,“遠”范疇的第一個美學意義就是關于“遠游”和人生追求之美的,盡管這種“在路上”之美有喜劇性也有悲劇性的??傮w而言,“遠”的三個維度就包括了有限空間的距離之美、超越有限空間的心理空間之美,以及藝術世界的空間營造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