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法律知識讀物清代民國司法檔案與北京地區(qū)法制

清代民國司法檔案與北京地區(qū)法制

清代民國司法檔案與北京地區(qū)法制

定 價:¥44.00

作 者: 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著
出版社: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叢編項:
標 簽: 法律 法律普及讀物

ISBN: 9787562054481 出版時間: 2014-07-14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315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清代民國司法檔案與北京地區(qū)法制》是北京市教委與中央在京高校的共建項目“北京地區(qū)現(xiàn)存司法檔案的價值與利用”的最終研究成果,成果定名為《清代民國司法檔案與北京地區(qū)法制》,撰寫者為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瑞士日內瓦大學、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學者。其主要關注點是:利用傳世及清史檔案資料,通過順天府的設立、轄區(qū)范圍與職掌,理清其司法權能與中央及地方相關機構的關系與職能界限,以期有助于認清專制統(tǒng)治的本質并對當今司法體制的設計有所裨益。從制度與實踐的視角,以北洋政府時期北京地區(qū)的殺人案為對象,透視普通刑法中的死罪與死刑案件;又以《懲治盜匪法》的內容與適用,側重考察特別刑事法與死刑,其意義在于通過死刑制度的變革來分析清末司法改革的得失。以北京地區(qū)現(xiàn)存清代司法檔案作為主要依據(jù),探討清代北京地方職官受贓罪的特點及清廷的相關態(tài)度與預防、懲治措施,以期凸顯當時的吏治狀況。利用北京市檔案館所藏的原北京(北平)地方法院刑事審判案卷之“妨害婚姻家庭類”案件,研究國家和下層婦女婚姻生活之間的互動關系,關注國家如何處理自身權力擴張與社會習慣權威(或稱習俗)之間的沖突和矛盾,了解社會習俗對國家權威的反制以及國家權力的自我調適的手段和過程。利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清代“刑科題本”及相關成案匯編,借鑒社會性別理論的視角,研究清代奸情案中較具特色的“行奸復拒奸”,以反映百姓的日常生活與觀念以及清代司法審判中審轉制度的技術過程,揭示對該類案件的立法與司法中的“潛臺詞”。依據(jù)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零散的清代會館檔案、北京市檔案館中系統(tǒng)豐富的民國會館檔案以及內容充實的清代和民國的會館碑刻材料,以清代民國北京會館為對象,梳理分析會館公產(chǎn)在累積、流失及爭訟過程中的焦點、因果和措施,以展現(xiàn)中國古代和近代法律制度與法律文化的包容性及其自我調適性。通過對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刑科題本的土地債務類檔案、軍機處錄副奏折、內務府奏折以及北京地區(qū)的寺廟契約、碑刻等資料的梳理,分析信仰領域中基于廟產(chǎn)而形成的僧道、民眾與官府間的利益交織與沖突,探尋社會與國家的互動。上述內容在司法機構、司法改革、官吏犯罪、婚姻犯罪、女性與奸罪、會館公產(chǎn)及寺產(chǎn)糾紛方面觀照了清代民國時期北京地區(qū)的司法狀況,揭示了北京地區(qū)的司法資源及其運用原理。利用司法檔案研究中國法律史是當下學界的熱點,不斷發(fā)現(xiàn)的地方司法檔案充實著法律史研究的史料來源,法律史研究中方法論的探討亦使司法檔案“史料學”的地位逐漸獲得界定。相信伴隨著研究的深入與學科體系的充實,北京地區(qū)現(xiàn)存司法檔案的價值將得到更大程度的彰顯。

作者簡介

暫缺《清代民國司法檔案與北京地區(qū)法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南玉泉
順天府的設立及其在京畿司法管轄中的地位與職能
張寧
清末民國死刑制度變遷:普通刑事法與特別刑事法
之間的死刑實踐
孫旭
清代北京地方職官受贓罪的特點及懲防
馬釗
法律與風俗:從北平地方法院重婚案件審判檔案
看民國時期國家對婚姻行為的干預與調適
張小也
清代刑案中的“行奸復拒奸”
李雪梅
清代民國北京會館公產(chǎn)及其運作機制
郭瑞卿
清代北京寺產(chǎn)糾紛下的國家與社會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