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無論樹木如何千姿百態(tài),仍然可以看出它的本質是木頭 通常,我們或許不能改變發(fā)生在我們身上的遭遇,但我們可以改變我們處理體驗的方式。當面對發(fā)生在我們身上的每時每刻的境遇時,關鍵是抱以完全不同的體驗。第二章 合氣道大師 人經常會言不由衷,一方面我們說我們要改變,但另一方面,我們卻不經意地抗拒會真正改變我們思考或行為方式的一切。第三章 創(chuàng)造未來 我們對某個想法表現出拒絕、批評、躲避、反抗等方式,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身的真正潛力。出于這個原因,當我們設法讓這些人生之夢最終夢想成真時,我們會感到由自我發(fā)現帶來的巨大喜悅。第四章 我們的內心不要顫抖 真正有憐憫心的人會理解,人類給自己和他人所造成的傷害,不是由于我們內心邪惡,而是因為我們生活在恐懼之中,我們覺得處于被束縛的狀態(tài),這讓我們心胸狹窄、咄咄逼人。第五章 讓橡皮筋處于緊繃狀態(tài) 既然我們已經決定了不會逃跑,我們不會放棄這個想法,為了避免痛苦,我們給大腦的唯一選擇是運用智力和創(chuàng)造力,來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第六章 恐懼是我的孿生兄弟 在對待我們的悲傷時,我們越平靜、忍受的時間越長、越能夠坦誠面對時,我們就越能深切而堅決地接收這新感受,我們就越會更透徹地理解這種新感受,我們的命運也會更好。第七章 最好的和最壞的 我們可以采取的第一步是要虛懷若谷、積極熱情地對待我們心中的所有的想法,不論富人還是窮人,這是一件極富價值的事情。我們的想法不是由我們擁有什么來決定的,而是由我們是什么樣的人所決定的。第八章 半瓶滿和半瓶空 不正常的信念能夠帶領我們體驗到完全不同的現實,所以我們看到的不是世界本來的樣子,而是我們所相信的世界應該是什么的樣子。第九章 內心的神諭 如果一個人把危機看作是因為自己的失敗或者不幸引起的,那么他是在破壞自己的天賦。比起解決方案,他更多地該考慮產生的問題。真正的危機是無能的危機。第十章 對自由的恐慌 如果每個人都在內心深處覺得自己是環(huán)境的奴隸,那么當人們面對自由時會感到恐慌。這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大腦認為這件事不可思議,甚至在很遠的未來都沒有實現的可能。第十一章 從心態(tài)到高度 如果我們發(fā)現自己所遇到的情況,與我們想要尋找的不一致,我們往往會產生排斥感,這會讓我們不再去探索、了解、發(fā)現和學習。一般,人們會說生活是當你認為應該發(fā)生什么時發(fā)生的事情。第十二章 轉換語言 我說,“每件事都做好了”與 “每件事都需要做”時,我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如果我說,最重要的不是你如何跌倒,而是你怎么爬起來,我側重于完全不同方面的現實。第十三章 作為機器的人 當我們談到自由,我們指的不是正常運作的自由。這種自由能讓我們做想做的事情。我們所指的是自由意志,是引導我們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第十四章 精神潛能 從一些人的攻擊行為背后,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內心深處的不愉快,以及他們對感受被愛和被欣賞的迫切需要。第十五章 一個新的地平線 只有充分的信念,我們才可以創(chuàng)建一個新的現實,可以使我們克服種種疑慮和懷疑。如果不相信有可能創(chuàng)建新現實,沒有人會著手開始這一過程。有信念,才能有創(chuàng)建。第十六章 真正的價值 面對這樣進退兩難的困境,要記住,比我們的智慧或知識更重要的是思想,因為思想管理我們的智慧,應用我們的知識。第十七章 采取行動的時間到了 唯一的失敗是當挑戰(zhàn)曾乞求你更加信任你的可能性時,你沒有這么做,你也沒對這個美好目標的各個方面有足夠的確信。第十八章 神圣之地 強迫自己尋找其他人身上的美,這會讓我們在潛意識里開始以一種完全不同的方式與他們互動交流。第十九章 理想社會 我們每一天邁出的步伐很小也沒有關系。重要的是,我們帶著崇高的精神邁出每一步。第二十章 戰(zhàn)斗精神 我們既不軟弱也不是奴隸,而是自由的生命。接受戰(zhàn)斗的考驗,歷經沮喪、失望、身體和心理的痛苦,我們將緩慢而穩(wěn)步地改造自己。第二十一章 人生的調味品 我們應該開始認識到,我們是依靠我們的信念而不是我們的天賦生存的然后像獅子一樣活著,更相信我們自己的能力、我們的個人優(yōu)勢和宇宙的力量。第二十二章 想法創(chuàng)造世界 人類已經啟動了兩種探索,一種是讓他感覺更舒服,另一種是讓他感到更滿足。致 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