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輯《讀庫》一共包含十篇文章,《告別演出》,《回城》,《紐卡斯爾的中國水手》,《半畝山池半壁天》,《1936年以前的肖》,《我自聊齋來》,《禁忌之鹽》,《鶴的四季》,《改地名》以及《囊云、貢云與鎖云》。二十年前李白滔從一所財經大學經濟貿易專業(yè)畢業(yè),到一所高校當老師,最近幾年高校的現實情況改變,2013年9月,她決定轉崗為行政人員。給兩百零一名大二的學生教授“專業(yè)英語課”成了她的最后一次授課,她決定用“讀一本書,寫一份讀書報告”來作為課程考核的方式。課程結束,她收到了全部的作業(yè)。她說,這種評定成績的過程讓她很有感觸,使他更真切地了解了她的學生和大學。把這一切寫下來,記錄此次謝幕演出,記錄終結的教師生涯,記錄這些學生,也記錄她的大學?!痘爻恰防?,作者大力記述了在南疆阿克蘇的上海知青們回城的經歷。他們在十幾歲時意氣風發(fā)地搭上去新疆的列車,已經把新疆當作家園,忽然又記起了黃浦江畔,記起了自己原來是個上海人,人到中年時又不惜變賣家當返回上海。大力采訪了很多人,他們中有自己踏上回家歸途的,有的讓兒女替自己完成還鄉(xiāng)夢,回到上海后遭遇種種問題,為生活奔波各自謀生。1881年,丁汝昌等人遠赴英倫,去紐卡斯爾接中國政府從阿姆斯特朗廠訂造的當時最先進的兩艘巡洋艦。北洋水師軍官池仲祐作為丁汝昌的幕僚隨行,在《西行日記》里描述了這一路的見聞以及他自己的一段奇特異國之緣。這批北洋水師水兵里有幾名中國水手以身殉職,埋葬于紐卡斯爾的圣約翰公墓,百年之后,薩蘇的朋友鄧新力去到現場,發(fā)現這些墓碑宛在。《紐卡斯爾的中國水手》里展示了幾張珍貴的照片。園林是一種有生命的綜合性的藝術,內容豐富,建筑、山水、花木均是其不可分割的要素,只要疏于保養(yǎng),很容易就會出現花木枯死、水池干涸乃至假山坍塌、建筑傾圮的情況相對而言,一座園林遠比一幢單純的建筑乃至一個建筑群更加難以長期保存。建于清朝初年的半畝園可算是近三百年北京舊城建筑的一個縮影,早年歷經坎坷,道光年間在麟慶的手中得以再次興盛,獨領風騷數十年,之后日漸走向衰落,新中國成立后收歸國有,最終沒能逃脫冷落和毀滅的命運。賈珺在《半畝山池半壁天》詳細描繪了這座花園在鼎盛時期的整體園林布局和室內收藏,記錄下它的前世今生?!?936年以前的肖》里,莊加遜為我們講述了蘇聯(lián)時期最著名的作曲家肖斯塔科維奇的傳奇人生與創(chuàng)作生涯,同時也展現了同時代蘇聯(lián)文藝創(chuàng)作的環(huán)境。繼在《讀庫0903》中《浮生舊夢說隋唐》里梳理“說唐”的各種版本連環(huán)畫后,蔡小容這次帶來了《我自聊齋來》,十五個故事,有人有妖、有鬼有仙、還有奇女子和呆道士……蔡老師發(fā)動各地連友,為故事找到了合適的小人書版本,挑選配圖,以饗讀者。前一期《讀庫》里《破裂的沙漏》,洪韻梳理的電子游戲中的非線性敘事。這一期,他又帶來了《禁忌之鹽》,探討暴力元素與游戲產業(yè)的關系。呂妍的《鶴的四季》里介紹了幾種鶴的棲息、遷徙與存亡,在它們遷徙經過的地方,人類能否與其友善相處,對它們的生存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