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人物志》作為一部系統(tǒng)地闡述人才理論的典籍,在我國古代史上產生過很大影響。正因為如此,在《人物志》問世后,北魏人劉昺便為《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人物志》作注。劉昺是敦煌(今甘肅敦煌)人,敦煌所在的河西地區(qū),在十六國時期是保存中原文化的一個重要據(jù)點。劉昺家世儒學,十四歲時便師從博士郭踽,后隱居酒泉傳授儒學,弟子受業(yè)者五百余人。西涼主李暠征其為儒林祭酒,負責西涼的儒學教育。北涼滅西涼之后,劉骨在新政權中任秘書郎,專管記載國家大事。由于儒學造詣高深,北涼主沮渠牧犍尊之為國師,親自致拜,并命官署以下皆從之受業(yè)。北魏滅北涼后,拓跋燾夙聞劉昺之名,拜其為樂平王從事中郎,并允許他不遷往平城,留在本鄉(xiāng),并留一子撫養(yǎng)。劉昺在姑臧待了一年多,思鄉(xiāng)欲返,走到兩周西四百里一個名叫韭谷窟的地方病逝。劉昺一生著述甚豐,著有《略記》、《涼書》、《敦煌實錄》、《方言》、《靖恭堂銘》二百余卷,四部古籍的注釋,《人物志》為其中之一。劉昺以后,又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版本,至今我們可以看到的基本是明清時期的版本,主要有:嘉靖顧定芳刻本、隆慶梁夢龍刻本、《漢魏叢書》本、《廣漢魏叢書》本、《兩京遺編》本、《快閣藏書》本、《增訂漢魏六朝別解》本、《四庫全書》本,《墨海金壺》本、《守山閣叢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