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缺乏個性發(fā)展和不能有效確立私人財產權,中國走出了一條與西方自由主義迥然不同的整體主義道路,形成大一統(tǒng)的社會結構和皇權專制政體。不同于西方以個人為目的的橫向型社會,這是一個以整體為目的的縱向型社會,它在“天下為公”的價值體系下,成長了集體主義,缺失了公共精神;在政治權力與精神權力合一的道德教化中,深埋下奴性和偽善的民族劣根;在神秘主義的中庸思辨中,形成了封閉和固守的輪回歷史觀。
《縱橫之變:中西文明碰撞中的歷史哲學》作者以歷史哲學和邏輯推演的方法,回答了諸如東西方文化差異的成因、理性主義與非理性主義、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等東西方文化比較研究中的熱點問題。
作者認為,個人權利的不確定,是所有社會和環(huán)境問題的總根源。只有在積極融入世界的過程中,確立個人權利,讓道德回歸私人領域,才能重現(xiàn)中華遠古文明,完成從縱向社會向橫向社會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