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樣性與價值觀是當代文化研究與建設的核心議題,既深刻復雜而又通俗易懂,以致于成果雖多,新論卻少。本書是作者近十年學術生涯的部分收獲,上編分析文化多樣性,下編講述中國經驗。書雖二分,義理相通。作者取廣義的文化概念,做深入的學術分析。論題涉及古今中外,思考凝煉,問題意識明晰;文集形式固顯分散,價值立場仍可綱舉目張。在理論闡釋之外,復有大量經驗研究的充實。理論多含學養(yǎng)和識見,文字亦見性情與才情。是故,本書雖為學術文集,卻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在當下中國如此多元的文化景觀中,我們必須思考:中國文化如何才能不是權力的仆從和金錢的玩偶。權力,即使是關進籠子里的權力,也免不了它的張狂和強暴;金錢,即使是參與文化建設的金錢,也免不了它的放肆和計較。當權力和金錢任性、自戀、暴虐之時,我們需要信念、道德和審美來抵抗或平衡。文化是價值而不是工具,文化表達自我又塑造自我,文化是自由也是對自由的約束。總之,文化不是任性,應有其規(guī)范、價值和標準。當代文化中太多的任性之舉,并不表明我們的文化是多么的自由和活躍,而是說明文化的一部分還處于權力和金錢的控制之下。改變這一現(xiàn)狀、走出這一階段,不是在文化領域內能完全解決的。中國文化能否健康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權力和金錢能否為文化所用,而不是文化為權力和金錢所用。如果說政府領導是公仆、經濟發(fā)展要以人為本等現(xiàn)代觀念已經得到普遍承認的話,那么,日益文明化的中國公民,是決不會容忍權力和金錢繼續(xù)任性而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