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寧肯相信靈魂永存的,同時認為,人的靈魂本質是愛。所以,看了練佩鴻《真情英雄》的書稿,感動之中就想到了一個故事,是說在人猿相揖別后很久,還有一些人習慣于在匆匆趕路時,每隔幾天就必須停一下,不是為了休息,是為了讓靈魂跟上自己的腳步。用現在的話說,大概是一種擔心吧,是人們擔心受環(huán)境、欲望驅使而不得不加緊趕路,因為走得快了、遠了而失去了靈魂,失去了愛。一位年輕的女作家,一支光榮的紅軍部隊,一群堅強樂觀,團結互助的男人、女人、老人,、孩子,組成樸實無華的詩、散文和定格的畫面,給我們生動地詮釋了在巨大災難中的真情與博愛。龍門山斷裂帶的強烈大地震,要隔3000年至5000年才可能發(fā)生一次,這是如此的偶然、如此不幸,災難固然令人心痛,但一場千載難逢的災難往往會成為一次千載難逢的契機,一種把人的靈魂照亮,把人的美好情感升華,把人類精神的高貴彰顯的契機。急劇的社會變革與轉型,必然使人們經歷痛苦的精神蛻變與焦慮,人們的內心常常會因跟不上外部急變的節(jié)奏而渴望一種東西,渴望在物欲彌漫中的真愛。翻開《真情英雄》這本書,正是可以讓人在匆匆趕路中停頓一下,在閱讀中體悟自己的靈魂,感受真情與愛。我想,這本書的價值正在這里。所以,我用了書中感人至深的一首詩《為了愛》做了這篇序的標題。也是要集中表達一下自己讀了《真情英雄》的感受。不管日月如何交替,大地如何滄海桑田,不論社會如何變遷、人類走得多快多遠,都需要愛的相伴。只是我們時時需要去珍視她,去牽緊她,讓愛永遠與我們同在。由此要衷心地感謝作者身臨其境的辛勤創(chuàng)作;感謝紅軍營的官兵——新時代的真情英雄;感謝書中記錄的汶川特大地震災區(qū)的父老鄉(xiāng)親——在與災難抗爭中,讓我們所認識的*可愛的人們!你們同陽光大地一起,昭示了永恒的真諦:愛,不僅是人類心靈的語言、生生不已的原動力,愛也是人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