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9
1 培養(yǎng)和提高球感 13
1.1 平衡感—完美控球的關鍵 13
1.2 感知—控制身體姿勢和準確移動的基礎 14
1.3 練習:肌肉運動感知和平衡訓練 16
1.3.1 個人帶球訓練 16
1.3.2 搭檔帶球訓練 17
1.3.3 團隊訓練 19
1.3.4 對手攔截搶球 21
1.4 顛球 22
1.4.1 基礎理論 22
1.4.2 學習顛球 23
1.4.2.1 平衡 23
1.4.2.2 初學者的個人訓練 24
1.4.2.3 高水平運動員的個人訓練 25
1.4.2.4 搭檔和分組訓練 27
1.4.2.5 顛球比賽 29
a)沒有球網的足球練習—1v1 29
b)足球循環(huán) 30
1.4.2.6 撥球 32
a)上滾 33
b)顛球 34
c)腳后跟挑球 34
d)腳背挑球 35
e)馬拉多納式挑球 36
f)任意球 37
2 控球 39
2.1 基本理論 39
2.2 練習:訓練的重點是控球 41
2.2.1 控制地面球 41
2.2.2 空中控球 47
3 運球 51
3.1 彼得 施賴納系統(tǒng) (P-S-S) 51
3.2 彼得 施賴納系統(tǒng) 的特點 52
3.3 彼得 施賴納系統(tǒng) 的優(yōu)點 53
3.4 基本理論 55
3.4.1 控球、傳球、運球和佯攻 55
3.4.2 一名優(yōu)秀的運球者必須具備的…… 56
3.4.3 優(yōu)秀運球員遵循的10條基本規(guī)則 57
3.4.4 在以下情況下運球是有用或必須的 58
3.4.5 在彼得 施賴納系統(tǒng) 中學習運球 59
3.5 練習:運球和佯攻訓練 60
3.5.1 小團隊的基本訓練 61
3.5.1.1 站在對手前面 61
a)虛晃步法 61
b)里維利諾(Rivelino)技巧 61
c)單腳往后拖 62
d)使用腳內側并270°轉身 63
e)馬修斯(Matthews)技巧 64
3.5.1.2 訓練—對手站在面前 64
a)配對進行對手站在面前的訓練 64
b)四人一組進行對手站在面前的訓練 65
c)6人一組進行對手站在面前的訓練 66
d)帶中心點的三角形 67
e)帶中心點的正方形 67
3.5.1.3 對手站在側邊 68
a)270°向內轉身 68
b)270°向外轉身 68
c)單腳向后拖球 69
3.5.1.4 訓練—對手站在側邊 69
a)帶中心點的圓圈 69
b)在三角形中進攻 70
c)從側邊進攻 71
3.5.2 大組訓練 72
3.5.2.1 基本理論 72
3.5.2.2 之字形 73
3.5.2.3 圣誕樹 78
3.5.2.4 霹靂火 82
3.5.2.5 梳子 86
3.5.2.6 八字形運球 90
3.5.2.7 組合 94
3.5.3 背對對手 100
3.5.3.1 背對對手時可能采取的動作 100
3.5.3.2 練習:背對對手的訓練 104
a)單獨訓練 104
b)搭檔訓練 105
c)三人一組的訓練 106
d)射門得分訓練 108
3.5.4 在比賽情形中使用 109
3.5.4.1 齊達內轉身 109
3.5.4.2 在攔截搶球中使用 110
3.5.4.3 側翼的比賽情形 111
3.5.4.4 中場線的比賽情形 112
3.5.5 在小型比賽和比賽形式中使用 112
3.5.5.1 以射門方式擺脫對手 113
3.5.5.2 1v1沿線對抗 114
3.5.5.3 2v2沿線對抗 115
3.5.5.4 有4個小球門的1v1對抗 116
3.5.5.5 在兩倍禁區(qū)大小的場地中進行4v4對抗 117
4 傳球 119
4.1 基本理論 119
4.2 面向初學者的訓練 122
4.2.1 搭檔訓練1(帶球) 122
4.2.2 搭檔訓練2(帶兩個球) 123
4.2.3 在正方形中循環(huán)傳球(5人一組) 124
4.2.4 在三角形中傳球 125
4.2.5 將球傳到運動員的跑動路線上 126
4.3 面向高水平運動員的訓練 127
4.3.1 在三角形中傳切球 127
4.3.2 在菱形中直接傳球—基本訓練 128
4.3.3 在菱形中直接傳球(變化1) 129
4.3.4 在菱形里直接傳球—二過一 130
4.3.5 之字形傳球比賽 131
4.4 訓練 133
4.4.1 單邊傳球 133
4.4.1.1 3v1基本訓練 133
4.4.1.2 3v1現場對抗改為1(3+1 v 1)對抗 134
4.4.1.3 4v2基本訓練 135
4.4.1.4 4v2對抗轉變?yōu)?(4v2+2)對抗 136
4.4.1.5 4v2對抗轉換為2(4v2 +1 +1)對抗 137
4.4.1.6 在外面正方形進行6v4對抗 138
4.4.1.7 在長方形中進行6v4對抗 139
4.4.2 有中立運動員的單邊比賽 140
4.4.2.1 設置兩名中立運動員的1v1+2訓練 140
4.4.2.2 2v2+4名中立運動員站在轉角位置 141
4.5 小型比賽 142
4.5.1 運球員對抗傳球員 142
4.5.2 繞著正方形傳球 143
4.5.3 傳球穿過球門比賽 144
4.5.4 傳球 145
5 橫傳 147
5.1 基本理論 147
5.2 練習:提供和利用傳中球 148
5.2.1 傳中球路線 148
5.2.2 在搭檔團隊行動之后進行傳中 149
5.2.3 在時間壓力下傳中 150
5.2.4 在對手的施壓下傳中 151
5.2.4.1 1v1在側翼傳中 151
5.2.4.2 在防守運動員傳球之后進行2v1對抗 152
5.2.4.3 在對手施壓之下進行5v5傳中 153
5.2.5 復雜的傳中球訓練 154
5.2.5.1 復雜的邊鋒戰(zhàn)術訓練 154
5.2.5.2 側翼的組合戰(zhàn)術 154
5.2.6 以比賽形式進行傳中球訓練 155
5.2.6.1 有交替?zhèn)髦星蜻\動員的4v2訓練 155
5.2.6.2 側翼區(qū)比賽 156
5.2.6.3 禁區(qū)7v7對抗訓練 157
6 射門 159
6.1 基本理論 159
6.1.1 射門技術訓練 159
6.1.2 特定比賽的射門訓練 160
6.1.3 系統(tǒng)學習射門的方法 161
6.2 專業(yè)實踐 162
6.2.1 學習階段1:面對初學者的基本訓練 162
6.2.1.1 以定位球射門 163
6.2.1.2 直接向前跑動運球并射門 164
6.2.1.3 轉身射門 165
6.2.1.4 取得控球權之后射門 166
6.2.1.5 控球斜傳之后射門 167
6.2.1.6 控球并完成橫向傳球之后射門 168
6.2.1.7 控球回傳之后射門 169
6.2.1.8 控球長傳之后射門 170
6.2.1.9 將球帶到一側之后轉身射門 171
6.2.2 學習階段2:面向高水平運動員的基本訓練 172
6.2.2.1 基本訓練—單獨跑向球門 172
6.2.2.2 斜傳之后直接射門 173
6.2.2.3 將球傳中到運動員的跑動路線之后直接射門 174
6.2.2.4 從球門線回傳之后直接射門 175
6.2.2.5 以長傳方式將球傳到運動員的跑動路線之后直接射門 176
6.2.2.6 傳球之后直接轉身射門 177
6.2.3 學習階段3:聯動式動作 178
6.2.3.1 聯動式動作1 178
6.2.3.2 聯動式動作2 179
6.2.4 學習階段4:復雜的訓練 180
6.2.4.1 在正方形中直接傳球射門(1) 180
6.2.4.2 在正方形中直接傳球射門(2) 181
6.2.4.3 二過一射門 182
6.2.5 學習階段5:接高球之后射門 183
6.2.5.1 基本訓練:拋踢球和正面凌空抽射 183
6.2.5.2 轉動髖關節(jié)射門 184
6.2.5.3 使用(腳或頭)拋球射門 185
6.2.5.4 利用高球射門 186
6.2.6 學習階段6:攔截搶球之后射門 187
6.2.6.1 攔截搶球之后射門(1) 187
6.2.6.2 攔截搶球之后射門(2) 188
6.2.6.3 攔截搶球之后射門(3) 189
6.2.7 學習階段7:在時間壓力下射門 190
6.2.7.1 錐踢 190
6.2.7.2 將球從錐桶上踢落 191
6.2.7.3 按照傳球順序射門 192
6.2.7.4 背后3v1+1對抗 193
6.2.7.5 背后3v1+2對抗 194
6.2.8 學習階段8:比賽形式 195
6.2.8.1 采用小球門的2v1對抗(青少年足球運動員的單邊比賽形式) 196
6.2.8.2 設置1個球門的4v2對抗訓練 197
6.2.8.3 4v1遠射比賽 198
6.2.8.4 有一個球門的4v4+4名接傳球者 199
6.2.8.5 在兩倍罰球區(qū)的場地里進行4+4v4+4訓練 200
6.2.8.6 在交叉陣式中向4個球門傳球 201
后記 203
參考文獻 204
照片和插圖引用說明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