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學科建設:構建多學科立體交融的現代呼吸學科體系
1 呼吸病學的發(fā)展現狀與方向
2 呼吸與危重癥——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3 從病區(qū)管理的角度談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建設
4 借鑒歷史,依據科學,開展PccM亞??婆嘤栱椖?br />第二部分 煙草病學:深入揭示煙草危害
1 吸煙對肺固有免疫系統(tǒng)的影響
2 吸煙和支氣管哮喘的相關性研究進展
3 煙草煙霧對哮喘的影響:機制與對策
4 吸煙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關性的研究進展
5 吸煙者肺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及機制研究
6 煙草暴露對非小細胞肺癌EGFR—TKI療效影響的研究進展
7 戒煙中的醫(yī)生角色
第三部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罕硇?、內型與診治對策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研究新進展(2015—2016)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全球倡議(2016更新版)解讀
3 加拿大學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進展
4 GOLD與西班牙指南的相同與不同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炎之異同
6 吸入糖皮質激素和肺部感染
7 職業(yè)相關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8 論表觀遺傳學及自身免疫反應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地位
9 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在慢性氣道炎癥疾病中的作用與爭議
10 誤吸: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一個“扳機”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病情評估及處理原則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診治
l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與自身免疫疾病并存暗示什么?
14 再談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疊綜合征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診斷與評估
16 以胸悶為主要表現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例報告
第四部分 支氣管哮喘:多態(tài)性與變應性因素
1 我國長江流域平喘藥物使用現況及原因分析
2 重新審視哮喘的兩個病理特征:炎癥與重塑
3 固有免疫在哮喘發(fā)病中的作用
4 過敏原氣道激發(fā)試驗—研究鼻炎和哮喘的重要方法
5 基于生物標志物優(yōu)化哮喘管理新靶標
6 哮喘AIT進展、困境與策略
7 支氣管哮喘非急性發(fā)作期治療方案選擇及調整策略
8 奧馬珠單抗治療哮喘的臨床應用進展
9 代謝綜合征與哮喘研究進展
10 嗜酸性粒細胞型重癥哮喘
11 維生素D,與哮喘
12 變態(tài)反應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3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氣道炎癥的中樞調控
14 變應性咳嗽與真菌相關性咳嗽的診治進展
15 臨床化痰治療
第五部分 呼吸系感染:關注中國新CAP指南
1 按指南經驗治療可能失敗的cAP
2 抗菌藥物經氣道給藥的進展和展望
3 2016版cAP指南抗感染推薦策略的解讀
4 從指南看胸部影像學在cAP診治過程中的價值
5 軍團菌肺炎評分系統(tǒng)在臨床診斷中的價值
6 重癥肺炎治療關注的熱點問題
7 嚴重cAP免疫治療的是與非
8 醫(yī)院內獲得性肺炎定義與流行病學變遷
9 與醫(yī)院獲得性肺炎有關的兩個有爭議的概念:HCAP和VAT
10 HAP治療的進展與爭議
11 ESCMID,ERS慢性肺曲霉病(CPA)指南解讀
12 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病的診治進展
13 支氣管鏡在肺部感染性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和爭議
14 NTM的實驗室基礎研究進展
15 耐藥結核病的流行現況與對策
16 肺隱球菌病的少見表現形式
17 發(fā)熱伴肺部陰影鑒別診斷專家共識
第六部分 間質性肺疾?。和苿佑晒沧R到指南
1 特發(fā)性肺纖維化診斷和治療中國專家共識
2 蜂窩影:診斷價值及辨認
3 彌漫性肉芽腫性肺疾病的病理特點及診斷
4 外科肺活檢在間質性肺疾病診斷意義的再評價
5 特發(fā)性肺纖維化的治療
6 特發(fā)性肺纖維化急性加重的新認識
7 結締組織病相關的間質性肺病
8 結締組織病相關肺間質病變的治療
9 石棉相關非腫瘤性肺疾病的臨床進展
10 肺纖維化的分子靶標及潛在臨床應用
1l 精準醫(yī)學與特發(fā)勝肺纖維化:把握機會、迎接挑戰(zhàn)
第七部分 肺栓塞與肺動脈高壓:強化醫(yī)療管理
1 急性肺血栓栓塞癥患者的抗凝與溶栓策略——基于臨床研究的思考
2 VTE管理經驗與體會:專家的視點
3 caprini靜脈血栓風險評估量表在中國患者中的使用價值探討
4 惡性腫瘤與靜脈血栓栓塞癥
5 非血栓性肺栓塞
6 下腔靜脈濾器,真的可以預防肺栓塞嗎?
7 HIT的診斷與處理:從實驗室檢查到臨床
8 動脈性肺動脈高壓靶向藥物聯(lián)合治療研究進展
9 肺動脈高壓治療策略
10 超聲心動圖在肺動脈高壓診斷及治療決策中的應用
11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診治進展
第八部分 肺癌與胸膜、縱隔疾病:早期肺癌診治為善局之要
1 我國呼吸介入技術與肺癌早期篩查現狀分析
2 影像組學的興起及在肺癌中的臨床應用
3 液體活檢的檢測來源及其對肺癌患者的臨床意義
4 肺癌早期診斷標志物的研究進展
5 NscLc少見突變分子診斷及治療進展
6 肺腫瘤血栓性微血管?。弘x精準診斷精準治療有多遠?
7 縱隔疾病診療進展
8 肺癌的風險評估和早期篩查策略與實施
第九部分 睡眠呼吸障礙:亦要關注中樞性障礙
1 我國睡眠呼吸疾病領域年度學術進展
2 疾病相關性睡眠低通氣
3 遲發(fā)性中樞性低通氣伴下丘腦功能障礙
4 肥胖低通氣綜合征:需要早期診斷和正確的治療
第十部分 危重癥醫(yī)學與呼吸治療:呼吸醫(yī)師之“利器”
1 血乳酸在膿毒性休克新概念診療中的臨床價值
2 重癥肺炎治療關注的熱點問題
3 ARDS表型——是夢想還是曙光?
4 早期目標導向治療——果真無用嗎?
5 如何定位經鼻高流量氧療在臨床中的應用
6 神經調節(jié)通氣輔助的臨床應用
7 影響機械通氣撤離的因素與臨床實施流程
8 體外膜式氧合抗凝及凝血功能監(jiān)測進展
9 納米粒子對vAP的預防作用
10 危重癥患者營養(yǎng)支持,腸內還是腸外?時機和實施方案
第十一部分 介入呼吸病學:指征為要
1 介入呼吸病學年度進展(2015—2016)
2 硬質支氣管鏡在介入呼吸病學的應用價值
3 惡性氣道狹窄的硬鏡治療
4 兒科硬質氣管支氣管鏡
5 支氣管熱成形術治療哮喘的機制
6 哮喘熱成形治療的安全性及并發(fā)癥
7 虛擬支氣管鏡聯(lián)合氣道內超聲導航診斷肺周圍型病變
8 介入呼吸病學與危重癥醫(yī)學
9 介入呼吸病學與精準醫(yī)學
第十二部分 肺功能檢查:規(guī)范與推廣
1 肺功能檢查的臨床應用推廣及規(guī)范化培訓
2 FEV3的作用和潛能
3 肺功能測定在肝纖維化合并肺氣腫綜合征中的價值
4 嬰幼兒肺功能檢測現狀與研究進展
5 肺功能檢查在兒童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中的研究進展
6 支氣管擴張患者肺功能損害的特征與評價
7 客觀評價一氧化碳彌散量的測定方法及其臨床意義
8 小氣道功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ACOS中的作用
9 超寬屏3D呼吸阻力檢測技術
10 Thora-3DI光感式呼吸功能診斷系統(tǒng)(PNEUMACARE)的基礎和臨床應用
第十三部分 兒童呼吸病學:關注“人之初”
1 兒童結核病流行、耐藥及診斷現狀
2 兒童重要原發(fā)免疫缺陷病
3 兒童支氣管擴張癥診斷方法
4 病毒感染與閉塞性細支氣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