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我們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其與美的定義的關系
1.美學史與美的藝術史
2.自然美與藝術美的關系
3.美的定義及其與美學史的關系
第二章一個詩意世界的創(chuàng)立及其與反思的最初接觸
1.最初的反思對藝術的排斥
2.美的世界的創(chuàng)立
3.反思采取這種態(tài)度的原因
4.模仿觀念中包含被忽略了的啟示
5.“模仿”一詞在古代哲學中的廣泛使用
6.對希臘藝術何以被稱之為“模仿性”藝術的進一步解釋
(1)模仿性藝術的簡易靈便構成它的理想
(2)希臘藝術并非像人們所設想的那樣具有抽象的理想性
7.為美學理論奠定了基礎
第三章希臘人關于美的理論的基本輪廓
1.道德主義原則
(1)道德主義原則是如何表現出來的
(2)道德主義原則的美學價值
2.形而上學原則
(1)形而上學原則是如何表現出來的
ⅰ.審美的形象
ⅱ.與普通實在事物的關系
ⅲ.按照這一標準,藝術應居次要地位
(2)形而上學原則的美學價值
ⅰ.審美形象
ⅱ.形象不足以表現實在事物
3.審美原則
(1)古代著作家的一般論述
(2)特定的實例
ⅰ.色彩和樂音
ⅱ.基本的幾何形式
ⅲ.簡單的歌曲音樂
ⅳ.倫理的和邏輯的整體
ⅴ.小型藝術和造型藝術
ⅵ.詩歌和戲劇
4.形式美和具體美的關系費希納
第四章希臘人關于美的理論進步的標志
1.三個對比
2.前蘇格拉底時期的哲學家
3.蘇格拉底
(1)“看不見的東西能夠模仿嗎?”
(2)審美興趣與實在興趣
4.畢達哥拉斯學派
(1)象征主義
(2)具體的分析
5.柏拉圖
(1)象征主義
ⅰ.形式美
ⅱ.音樂的象征作用
ⅲ.美不只是形式美
(2)審美興趣
(3)具體的批判
6.亞里士多德
(1)象征主義
ⅰ.現象的選擇
ⅱ.關于丑
ⅲ.詩歌的哲學意味
ⅳ.音樂中的象征主義
ⅴ.藝術對自然的矯正作用
(2)審美興趣
ⅰ.美、美德和快感
ⅱ.教育上的興趣
ⅲ.悲劇的功能
(3)具體的批判
ⅰ.歷史和戲劇的要素
ⅱ.情節(jié)和性格刻畫
第五章從亞歷山大里亞和希臘—羅馬文化到君士坦丁大帝統(tǒng)治時期
1.普通哲學和藝術
(1)哲學
(2)詩歌
ⅰ.新的拉丁喜劇
ⅱ.田園詩
ⅲ.名詩選
ⅳ.羅馬詩人
(3)造型藝術和建筑
2.美學思想
(1)斯多葛學派
(2)伊壁鳩魯學派
(3)亞里斯塔卡斯和佐伊勒斯
(4)后期希臘—羅馬批評家
(5)普羅提諾
ⅰ.象征主義
ⅱ.審美興趣
ⅲ.具體的批判
第六章審美意識在整個中世紀的一些連續(xù)的線索
1.把文藝復興追溯到基督教時期的傾向
(1)前拉斐爾派的繪畫
(2)十三世紀的法國文學
(3)阿貝拉
(4)追溯到六世紀的建筑和裝飾
(5)最初幾個世紀的基督教藝術和歌曲
(6)一個簡約的中間階段的必要性
2.普羅提諾以來的美學在思想方面的連續(xù)性
(1)從流溢說到進化論
(2)二元論和對自然的熱愛
(3)奧古斯丁論“宇宙美”
(4)對異教的鎮(zhèn)壓和日益增長的簡樸之風
(5)破壞偶像運動的意義
(6)司各脫·埃里金納的完整理論
(7)關于世界將于公元1000年結束的預言
(8)圣方濟各作品中的近代意識
(9)圣托馬斯·阿奎那的美學思想
ⅰ.象征主義
ⅱ.審美的興趣
ⅲ.具體的批判
……
第七章但丁和莎士比亞在某些形式特征方面的比較
第八章近代美學哲學問題
第九章近代美學哲學的文獻資料
第十章康德——把問題集中于一個焦點
第十一章具體綜合的最初幾步——席勒和歌德
第十二章客觀唯心主義——謝林和黑格爾
第十三章德國的“精確”美學——從叔本華到斯圖姆夫
第十四章客觀唯心主義在方法上的完善
第十五章在理論上形成內容和表現重新融合的開端
附錄Ⅰ題材的劃分
附錄Ⅱ
參考書目
美學史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