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宗教道教清代老學研究

清代老學研究

清代老學研究

定 價:¥35.00

作 者: 王闖 著
出版社: 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道家道教文化研究書系·華大博雅學術文庫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2272878 出版時間: 2016-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清代老學研究》主要從清代老學的思想學術背景、清代老學的文獻及其詮釋特點以及清代老學在不同歷史時期所展現(xiàn)的不同風貌等方面入手,較為全面地揭示清代老學的傳承和演變,并闡明其在中國老學史上的地位。該著指出,清代老學一方面繼承了宋代以來以心性學說解老的學術傳統(tǒng),另一方面也發(fā)展出新的特點,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其一,清代出現(xiàn)了大量考據(jù)性質的老學著作;其二,清代老學有強烈的經世致用傾向,并與晚清的經世風潮匯為一體;其三,老學與西學的交融互釋為《老子》研究開啟了新的學術方向。清代老學的傳承和演變與時代的變遷關系密切,它既有對以往學術傳統(tǒng)的繼承和堅守,也為老學的發(fā)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在中國老學史上占據(jù)了重要的位置。該著文獻材料扎實,理論分析嚴謹,具有自己的獨立學術見解,體現(xiàn)出文獻學、學術史與思想史相結合的研究特色。

作者簡介

  王闖,安徽桐城人,2015年畢業(yè)于華中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獲歷史學博士學位?,F(xiàn)為湖北汽車工業(yè)學院武當文化研究與傳播中心教師。主要從事道家、道教文化研究,在《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雜志》、《宗教學研究》等期刊上發(fā)表論文十余篇。

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清代老學的思想學術背景
第一節(jié) 作為統(tǒng)治思想的理學
第二節(jié) 從考據(jù)學到諸子學
第三節(jié) 道教的曲折命運
第四節(jié) 世界歷史背景下的中西文化
第二章 清代老學文獻及其詮釋特點
第一節(jié) 清代老學文獻目錄
第二節(jié) 清代老學文獻提要
第三節(jié) 清代老學的詮釋特點
一、宋代解老方法的延續(xù)
二、對心性學說的疏離趨勢
第三章 多元詮解:清初老學的變遷
第一節(jié) 順治君臣對《老子》的重視和發(fā)揮
一、《御定道德經注》的作者問題
二、《御定道德經注》的治心治國之道
三、順治對《道德經》的接納
第二節(jié) 明清鼎革之際老學的多元面貌
一、王夫之于亡國巨痛下對《老子》的反思
二、張爾岐不離學者本色的解讀
三、“贊劾王化,回殺運以慈祥”:官吏對治國之道的追尋
四、明心見性與性命雙修:宗教徒眼中的老子之道
第三節(jié) 康熙朝的老學與理學
一、“釋二氏之書而會歸于正學”:一個八旗子弟的理解
二、易學與老學的交融互釋
三、道士宋常星對老子修養(yǎng)之道的理學詮釋
第四章 考據(jù)與義理:乾嘉時期老學的雙重面向
第一節(jié) 考據(jù)學和老學
一、對老子其人的辨析
二、對老子其書的考訂
三、對石刻資料的釋讀
第二節(jié) 《四庫全書總目》中的清代老學著作
一、《四庫全書總目》對《道德經》的理解
二、《四庫全書總目》所收清代《道德經》注疏的詮釋特點
第三節(jié) 息異端、興正學訴求下的老學
一、“老子之善于言天之道、圣人之道也”
二、對神仙方術解老的批判
第四節(jié) “異端”的回應之一:向儒家靠攏
一、“是書以修身治國為主”
二、老子之道,不離倫常日用
第五節(jié) “異端”的回應之二:對內丹解老的堅持
一、內丹西派創(chuàng)始人李西月的《道德經注釋》
二、全真龍門派道士劉一明的《道德經會義》
第五章 經世致用:晚清老學的治世之道
第一節(jié) 回歸黃老之學
一、“《老子》,救世書也”
二、“老子之學,漢人本自明了”
第二節(jié)《老子》的治世良方
一、“吾愿后世行老子之道者,但行其所以救世”
二、“老子者,民主之治之所用也”
第三節(jié) 宗教徒注疏的經世情懷
一、內丹之法與經世之道的合
二、勸善去惡:民間宗教的《老子》詮釋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