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看圖說法
1·什么是公序良俗?
2·胎兒能繼承遺產嗎?
3·胎兒能接受贈與嗎?
4·怎么判斷未成年人是否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5·八周歲的孩子能用壓歲錢買玩具嗎?
6·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能協商確定監(jiān)護人嗎?
7·村委會能夠作為民事主體對外簽訂合同嗎?
8·自然人享有哪些民事權利?
9·個人信息是否受到法律保護?
10·網游裝備被盜,能受到法律的保護嗎?
11·出手救人給受助人造成損害的,是否承擔賠償責任?
12·保護他人民事權益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誰承擔民事責任?
13·通常情況下,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幾年?
14·未成年人遭受性侵的,年滿十八周歲后能否提起訴訟?
15·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進行征地時是否應給予補償?
16·民法總則與民法典是什么樣的關系?
下篇:問答解法
第一章基本規(guī)定
1·民法的調整對象有哪些?
2·如何理解民法中的平等原則?
3·如何理解民法中的自愿原則?
4·如何理解民法中的公平原則?
5·如何理解民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
6·如何理解民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則?
7·如何理解民法中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原則?
第二章自然人
第一節(jié)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8·什么是自然人?什么是公民?二者有何聯系與區(qū)別?
9·什么是民事權利能力?其特征有哪些?
10·胎兒有繼承遺產、接受贈與的權利嗎?
11·什么是民事行為能力?
12·什么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13·如何理解年滿16周歲、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未成年人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14·什么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15·什么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
16·如何確定未成年人所從事的民事行為是否有效?
17·如何理解精神病人的民事行為能力?
18·精神病人在“正常時期”所從事的民事行為是否有效?
19·經常居住地和戶籍所在地不一致的,如何確定住所地?
第二節(jié)監(jiān) 護
……
第三節(jié)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
第四節(jié)個體工商戶和農村承包經營戶
第三章法人
第一節(jié)一 般 規(guī) 定
第二節(jié)營 利 法 人
第三節(jié)非營利法人
第四節(jié)特 別 法 人
第四章非法人組織
第五章民事權利
第六章民事法律行為
第一節(jié)一 般 規(guī) 定
第二節(jié)意 思 表 示
第三節(jié)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
第四節(jié)民事法律行為的附條件和附期限
第七章代理
第一節(jié)一 般 規(guī) 定
第二節(jié)委 托 代 理
第三節(jié)代 理 終 止
第九章訴訟時效
第十章期間計算
第十一章附則
附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2009年8月2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2017年3月15日)
民法總則與民法通則等相關條文對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2012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