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幼有異稟,終老科場 一、邵邑醇良 二、少年苦讀,世所罕見 三、那識君臣際會難第2章 盡交天下士 一、受知最深,待之甚厚 二、心中同終身仰止矣 三、古來賢豪士,常愿生同時 四、以文章 經濟相莫逆 五、以君衣上月,照我花前飲第3章 惟有耽山情最真 一、從此芒鞋踏九州 二、應笑十詩九山水第4章 喜以經術作政論 一、發(fā)揮三家《詩》之微言大義 二、使絕學復大光于世 三、治不必同,期于利民第5章 變古愈盡,便民愈甚 一、凡講求經濟者,無不奉此書為矩矱 二、惟海運可培國家之元氣 三、非變法曷以裁費 四、斷非改道不為功第6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 一、戰(zhàn)和誰定算 二、以西洋人談西洋 三、旨在“制夷”的百科全書 四、遲來的巨響第7章 立乎今日以指往昔 一、讀書期有用,削札記圣武 二、近代中國第一部“當代史” 三、集道光前清人元史研究之大成第8章 晚年的親民與歸隱 一、東臺受累,賠墊四千 二、興化抗洪,以命相搏 三、高郵“簡恕”,被參革職 四、歸隱著述,病逝杭州第9章 匯眾流于江河,為群望之所歸 一、從鄉(xiāng)下書生到思想巨人 二、創(chuàng)榛辟莽,前驅先路 三、其論實支配百年來之人心附錄 年譜 主要著作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