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社會科學信息與知識傳播新媒體與社會(第十八輯)

新媒體與社會(第十八輯)

新媒體與社會(第十八輯)

定 價:¥78.00

作 者: 謝耘耕 陳虹 著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社會科學 社會學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20110884 出版時間: 2017-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輯“專題策劃”聚焦“新媒體語境下的多元參與與社會治理”,探討新媒體環(huán)境下影響政府進行政策回應的要素、中產階層在網絡社會中的群像演變特征及其對輿情治理的影響、“高考”議題在媒體報道中的話語建構等;“學術沙龍”重點關注媒介研究指標體系的建構與測量,聚焦于對媒介使用行為及其影響機制的量化研究。“個案研究”重點關注國際網絡空間建構與國家形象傳播,以及虛擬現(xiàn)實技術給傳統(tǒng)文化形態(tài)帶來的全新表征與影響。

作者簡介

  謝耘耕,男,文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副院長,傳媒經濟與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專家。2002-2004年于復旦大學新聞傳播學博士后從事科研工作,2007-2009年于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博士后從事科研工作。曾先后在湖北人民廣播電臺、上海東方衛(wèi)視工作,有二十年的新聞采編和媒體經營管理經驗。研究領域:傳媒經濟與管理、新聞理論與實務、廣播電視理論與實務。代表作有《中國社會輿情與危機管理報告》《新媒體與社會》《傳媒資本運營》《從新興文體到文學大國:中國二十世紀報告文學流變史論》等。先后有三十多篇新聞作品和論文獲中國新聞獎、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上海新聞獎、湖北新聞獎、上海新聞論文獎等獎項。1996年10月,被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記協(xié)、共青團湖北省委授予“湖北省十佳青年記者”稱號,并被共青團湖北省委授予“湖北省新長征突擊手”稱號;2004年11月,被中國廣播電視學會授予全國“十佳百優(yōu)廣播電視理論工作者”稱號。

圖書目錄

觀點薈萃專題策劃穩(wěn)定政治與傳播機遇:新媒體環(huán)境中的政策回應變量分析【張寧】中產階層在網絡公共事件中的集體發(fā)聲研究【劉銳謝耘耕】從融合到陌路:“高考移民”與“異地高考”媒介話語建構的比較【黃谷香姚君喜】抗霾NGO的動員框架建構分析——以“霧霾環(huán)保公益”的新浪微博個案為例【陳甜甜于德山】新媒體傳播中環(huán)境風險的話語權爭議、權力運作和治理路徑——以上海金山化工區(qū)規(guī)劃環(huán)評事件為案例【屠駿】學術沙龍基于熵理論建構的融媒體指標體系建構與評測【張成良】移動媒介素養(yǎng)測量研究:理論流變與量表開發(fā)——基于1832份調查問卷樣本【劉宇軒】2003-2014年社會輿論關注的重大司法案件基本特征和傳播效果研究【顧鋮祎】網民心理視角下公共危機信息傳播行為的影響機制研究【薛可余來輝余明陽】互聯(lián)網使用對在校大學生麻醉功能的影響研究——以上海高校大學生為例【鄒霞謝金文】社交媒體上的自我表露與隱私悖論的消解【牛靜劉丹】個案研究《中國國家形象片·人物篇》紐約時代廣場傳播效果研究【曹永榮徐劍劉津芳呂杰】傳播人類學視角下的中國區(qū)域對外傳播策略研究——以江蘇的國際傳播形象為例證【周雷】論虛擬現(xiàn)實技術環(huán)境下廣告形態(tài)的變遷——基于感官和時空的邏輯【譚輝煌】虛擬現(xiàn)實技術與長白山文化區(qū)域形象傳播【馬曉虹朱潔蕾】“R+時代”非物質文化遺產“多元化”傳播研究——基于蘇南地區(qū)手工藝類非遺傳播現(xiàn)狀調查【邢麗梅繆冬旦】他山之石道德相對主義泛濫下建構跨國網絡倫理思考【江作蘇黃欣欣】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