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 論/001
一 選題旨趣/001
二 既有研究/004
三 思路與內容/016
四 資料說明/018
第一章 庚辛政局與辛丑鄉(xiāng)試展期之爭/021
一 奏展鄉(xiāng)試朝臣督撫大起分歧/022
二 鄉(xiāng)試萬不可再展:張百熙代表朝官詰責東南督撫/029
三 奏改科舉以展鄉(xiāng)試:劉坤一、張之洞的反擊/034
四 士紳輿論對鄉(xiāng)試展期的反應/038
五 《辛丑條約》與科舉停試/043
第二章 辛丑奏定新章:科舉改制的重啟/050
一 新章的眾版本與真內容/051
二 奏定新章的流變曲折/059
三 戊戌以來科舉改章思路檢討/070
第三章 壬寅詔開進士館:科舉改制的擴大/085
一 庚子前后翰林院的整改/086
二 詔開進士館的幕后推手/091
三 樞臣關于進士館的論爭/098
四 詔開進士館的輿論反響/106
五 官紳建言引發(fā)章程屢更/112
第四章 癸卯、甲辰借闈會試:科舉新章的踐行/118
一 借闈河南緣由新釋/118
二 考題與答卷再析/125
三 校閱取中的程序、標準與內幕/140
四 兩科貢士取中情況分析/161
第五章 甲辰年進士入館:舊學新知的碰撞/173
一 進士館正式開辦/173
二 學員對入館肄業(yè)的復雜態(tài)度/187
三 教習的尷尬身份與授業(yè)困窘/195
四 課程、考驗與畢業(yè)獎勵/211
五 出洋游學與畢業(yè)考驗/217
第六章 浮沉進退:癸、甲進士的政治生命/246
一 癸、甲進士清末仕途分化/246
二 翰苑存廢生死之爭/274
三 領導各省諮議局/288
四 鼎革前后的出處進退/293
第七章 流風遺韻:癸、甲進士的人文事業(yè)/319
一 投身清末興學潮/320
二 傳承舊學與抵拒新文化/330
三 詩詞結社的興衰/341
結 語/359
征引文獻/369
人名索引/394
后 記/405
圖表目錄
圖4-1 1903年光緒癸卯補行辛丑壬寅恩正并科會試會元周蘊良首題闈墨/134
圖4-2 1903年光緒癸卯補行辛丑壬寅恩正并科會試考官銜名/141
圖4-3 1904年光緒甲辰恩科會試考官銜名/142
圖6-1 甲辰科進士、湖北諮議局議長湯化龍/289
圖6-2 甲辰科會元、湖南諮議局議長譚延闿/289
圖6-3 癸卯科進士、江蘇諮議局議員孫寶書/292
圖6-4 甲辰科進士、曾留學日本的江蘇諮議局議員錢崇威/292
圖7-1 甲辰科進士,寒山詩社、稊園詩社主人關賡麟/343
圖7-2 癸卯科進士、蟄園詩社主人郭則沄/343
表1-1 各省辛丑鄉(xiāng)試情形/027
表2-1 戊戌時期幾種改科舉方案對比/072
表4-1 癸卯科會試頭場史論題/127
表4-2 甲辰恩科會試頭場史論題/127
表4-3 癸卯、甲辰二科會試二場策題/129
表4-4 癸卯、甲辰二科會試三場四書五經義題/130
表4-5 癸卯科會試考官題名/143
表4-6 甲辰恩科會試考官題名/144
表4-7 同治、光緒兩朝歷科會試中額、考生數與中率/148
表4-8 同治、光緒兩朝19科會試(1862~1904)分省中額統(tǒng)計/164
表4-9 光緒朝若干科會試分省中額、考生數與中率/168
表4-10 癸卯科貢士中舉科分統(tǒng)計/170
表4-11 甲辰恩科貢士中舉科分統(tǒng)計/171
表5-1 進士館內乙未、戊戌科進士題名/178
表5-2 進士館資遣戊戌科進士留學題名/179
表5-3 光緒三十二年十二月會考進士館畢業(yè)學員題名/181
表5-4 進士館初期留學生教習題名/200
表5-5 進士館課程、教習/213
表5-6 進士館原定畢業(yè)獎勵/216
表5-7 1904年癸、甲進士出洋游學題名/220
表5-8 法政速成科第3、4班畢業(yè)之癸、甲進士題名/223
表5-9 游學東西洋各大學之進士館學員題名/225
表5-10 1904~1906年赴東西洋游學的癸、甲進士省籍統(tǒng)計/226
表5-11 光緒三十三年十一月第一次會考游學畢業(yè)進士題名/233
表5-12 光緒三十四年五月第二次會考游學畢業(yè)進士題名/237
表5-13 光緒三十四年九月第三次會考游學畢業(yè)進士題名/242
表5-14 會考進士館游學畢業(yè)學員考官名銜/244
表6-1 癸卯、甲辰進士朝考后授職統(tǒng)計/248
表6-2 癸卯科進士部屬統(tǒng)計/250
表6-3 甲辰科進士部屬統(tǒng)計/251
表6-4 癸卯科進士即用知縣分省統(tǒng)計/253
表6-5 癸、甲二科未殿試貢士題名/254
表6-6 辛亥鼎革前癸、甲進士京官補缺、升遷統(tǒng)計/260
表6-7 癸、甲二科京官外任監(jiān)司道府州縣等官統(tǒng)計/264
表6-8 辛亥鼎革前癸、甲進士現任、曾任州縣實缺題名/268
表6-9 辛亥鼎革前癸、甲進士補缺晉升統(tǒng)計/273
表6-10 清季翰林院官制、額缺、品級變動/279
表6-11 癸、甲進士任職諮議局統(tǒng)計/290
表6-12 癸卯科進士任職資政院、諮議局題名/291
表6-13 甲辰科進士任職資政院、諮議局題名/291
表6-14 《德宗實錄》纂修官題名/296
表6-15 《宣統(tǒng)政紀》纂修官題名/297
表6-16 民初國稅廳籌備處癸、甲進士任職題名/303
表6-17 1915年第2期《職官錄》所見癸、甲進士京官題名/306
表6-18 辛亥鼎革前后癸、甲進士州縣官變動統(tǒng)計/311
表7-1 癸、甲進士任教京師大學堂題名(1903~1912)/321
表7-2 民國時期在大學任教的癸、甲進士題名/340
表7-3 寒山詩社社友省籍分布之一(截至1914年初)/351
表7-4 寒山詩社社友省籍分布之二(截至1914年夏)/351
表7-5 寒山詩社社友省籍分布之三(1915年2月至1917年11月初)/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