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份不同尋常的記錄,收集了海明威與《巴黎評論》《大西洋月刊》等媒體所做四篇訪談。訪談中的許多回答,刻薄、迷人而真摯,一如受訪者本人。他憑借一己之力重新定義并改寫了美國文學的面貌。 為了呈現(xiàn)一個真實狀態(tài)的海明威,采訪者多年堅持,多次碰壁,留下了寶貴的訪談資料。海明威在生命的*后幾年處于怎樣的生命狀態(tài)?他對小說寫作有什么見解?他的日常生活如何?從他對于作品的全身心投入中,可以瞥見一個與眾不同的海明威。 海明威 x 《巴黎評論》 海明威自寫作伊始,就一直保持站立寫作的習慣。他在一張大表上記錄每天的進度,每天產詞量不等,450,575,462,1250,然后又回落到512?!队绖e了,武器》的結尾他重寫了三十九遍才滿意。 海明威 x 《大西洋月刊》 哈瓦那的后港,停泊著一條頑固的廢船“比拉號”,海明威經常駛著它出海釣魚。而十英里開外的圣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坐落著海明威長期居住的家外之家。他熱愛大海,但書里寫得很清楚了,大海就是個巨型的娼婦。 海明威 x 《多倫多星報》 海明威近五年來幾乎可算是完全無法接近了。他的宅邸,門口的大標識寫著,除非預約,閑人免進?!拔覍ι顑H有的要求只是寫作、打獵、釣魚,以及隱姓埋名。名望讓我郁悶難受。問題讓我飽受折磨?!?海明威 x 《時尚先生》 我打包了斯特拉文斯基的訪談影像,帶了一瓶***的波爾多紅酒,登上去古巴的飛機,敲開海明威的大門。一天結束后,海明威高興地笑了,拍了拍我的肩膀,幽默地說:“你知道用一瓶酒是買不來人生原則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