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哲學理論萬古天問:我們向何處去

萬古天問:我們向何處去

萬古天問:我們向何處去

定 價:¥138.00

作 者: 孫家駒 著
出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20151870 出版時間: 2019-10-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開 頁數: 336 字數:  

內容簡介

  我們從何而來又將向何處去?這個被當代物理學家視為“*深奧的問題”,較先是由神學提出和回答,然后有哲學、史學等跟進。近現代又有物理學和進化論等接盤,今天則廣受大眾關注。近年來國內外出版了不少相關圖書,但更多的是評論文章和網絡議論,內容主要是從神學、哲學、歷史、文化、生態(tài)學等某個視角對人類前途的憂思,也有對科技特別是人工智發(fā)展前景的展望﹙如赫拉利的《未來簡史》等﹚。本書與之不同的主要特色,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全書以自然科學研究取得的一系列較新相關成果為基礎,以歷史的、唯物的辯證方法考察地球生物和人類的進化,從宏觀到微觀多層次、多學科、系統(tǒng)地探索人類可能有、也應當爭取有的前途,質疑對這一天問的眾多非科學回答,并提出一系列獨到的新見解。2、本書依據生物學和生態(tài)學新發(fā)現的大量事實,有力地論證了競爭與協(xié)同的關系是競爭從屬于協(xié)同,推動協(xié)同的進化,淘汰破壞協(xié)同的競爭,在此基礎上,以“相互適應、協(xié)同進化”的創(chuàng)新性概括,替代了進化論的“競爭選擇,適者生存”的舊表述,對近一個半世紀以來甚囂塵上的“叢林法則”的理論基礎作了釜底抽薪的否定。這也是本書展開論述人與人與社會與自然關系的理論基礎和一以貫之的主線,是對人類社會發(fā)展和未來智能機自我進化的前途——向何處去的回答。3、與抽象地否定或肯定自私、道德、理想的各種理論不同,本書以人類生命本能的欲求為起點,并不斷地回到這一起點的相關方面——生存、結偶、安康、生命循環(huán)、信仰演變、增效增壽、體腦替代等,系統(tǒng)地揭示了健康長生是人類普遍追求目的和動力。正是這種目的動力,推動著人類生物學和文化的進化,既要創(chuàng)造出把長生與進化統(tǒng)為一體的新的多細胞生命形式,又要創(chuàng)造出能自我進化的物理學智能生命,通過它們走出行星,開辟星系和宇宙文明而展開宇宙演化的隱卷秩序,使生命獲得宇宙本體的意義。

作者簡介

  孫家駒,研究員,享受國務院特貼專家。江西省委黨校﹙行政學院﹚理論研究室原主任、科研部主任、中特所所長、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在《北京大學學報》《學習時報》、《北京行政學院學報》《南昌大學學報》等發(fā)表《人、自然、社會關系的世紀性思考》《科學與神秘主義》《地球是一個活的生命體》《全球氣溫上升的原因及其后果》等幾十篇學術論文,出版專著《全球關注——生態(tài)環(huán)境與可持續(xù)發(fā)展走向》(2006年)、《地球之難——困境與選擇》(2012年)。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萬古天問
  第一節(jié) 神學回應
    一 神學創(chuàng)造
    二 一神教興起
  第二節(jié) 理性覺醒
    一 最早的政教分離
    二 神學獨斷與科學崛起
  第三節(jié) 叢林法則
    一 進化論被曲解
    二 史學家的批判
第二章 宇宙之網
  第一節(jié) 探索本原
    一 極大極小
    二 凌空踏虛
  第二節(jié) 超復雜性
    一 大統(tǒng)一理論
    二 人腦及思維
  第三節(jié) 時間之矢
    一 對稱性
    二 單向性
    三 有無始終
  第四節(jié) 哲學思考
    一 哲學追問
    二 元宇宙與亞宇宙
    三 可能的證據
第三章 協(xié)同進化
  第一節(jié) 生命自治
    一 生命自治體
    二 相互適應協(xié)同進化
    三 達爾文的局限與遠見
  第二節(jié) 微觀層次
    一 生命演化
    二 共生起源
  第三節(jié) 中觀層次
    一 協(xié)同創(chuàng)造進化奇跡
    二 競爭推動適應進化
    三 共生利于進化
  第四節(jié) 宏觀層次
    一 地球生理學
    二 橫向科學支持
第四章 生命價值
  第一節(jié) 目的與動力
    一 異化的矛盾
    二 生命的肯定
  第二節(jié) 生命的意義
    一 本體性意義
    二 生命的維度
第五章 結偶選擇
  第一節(jié) 生存與生殖
    一 生殖服從生存
    二 性與生殖
  第二節(jié) 性與生存和進化
    一 性擇與進化
    二 性的生存價值
  第三節(jié) 天下為家
    一 結偶方式演變
    二 私有制與單偶制
  第四節(jié) 未來展望
    一 追求愛情
    二 傳統(tǒng)家庭衰落
    三 多樣化家庭興起
    四 愛情之花盛開
第六章 整體安康
  第一節(jié) 大健康觀
    一 健康的復雜性
    二 身體
    三 心理
    四 生活方式
    五 社會環(huán)境
    六 自然環(huán)境
  第三節(jié) 融入大我
    一 提升小我
    二 我命在我
第七章 復歸其根
  第一節(jié) 生命循環(huán)
    一 自然機制
    二 貪癡與智慧
    三 線性增長
  第二節(jié) 回歸故土
    一 魂歸何方
    二 文化之根
  第三節(jié) 三重保障
    一 三重挑戰(zhàn)
    二 安全之基
    三 兩種模式
第八章 信仰演變
  第一節(jié) 神學信仰
    一 復雜的起源
    二 原始宗教
    三 世界性宗教
  第二節(jié) 神圣國家
    一 天授王權
    二 愛國文化
  第三節(jié) 科學登場
    一 倫理之基
    二 全球共識
第九章 脫胎換骨
  第一節(jié) 兩種進化
    一 突破局限
    二 開辟新路
  第二節(jié) 思維革命
    一 傳統(tǒng)思維
    二 新的機制
  第三節(jié) 人機合體
    一 遠景與風險
    二 走向永生
參考書目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