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自然科學天文學/地球科學觀天者說

觀天者說

觀天者說

定 價:¥68.00

作 者: 石碩,嚴俊
出版社: 科學普及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10097984 出版時間: 2019-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72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國家天文臺各研究領域首席專家、研究團隊學術報告及科普文章22篇,所涉及的內(nèi)容包括我國或知名的天文觀測設備天文望遠鏡、具有悠久歷史的天文觀測站、前沿的天文研究領域等,以生動形象的內(nèi)文設計、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勾勒出更加的天文知識體系,書中每篇文章給出科學家寄語,補充文章相關主題天文知識。書中凝聚了國家天文臺具時代和歷史意義的研究內(nèi)容,是一本面向公眾的國家天文臺科普品牌圖書。

作者簡介

  石碩,理學博士,高級編輯。1999年于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畢業(yè)后,在中科院系統(tǒng)工作至今。曾任中科院辦公廳信息宣傳處處長、綜合處處長、秘書處處長,先后兼任中科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中科院新聞中心副主任等,2016年1月到國家天文臺工作,現(xiàn)為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分管科學傳播、院地合作等業(yè)務工作。 牽頭策劃完成中科院60周年院慶系列活動,鳳凰衛(wèi)視《向科學進軍——共和國60年科學往事》六集專題片等大型活動和報道,參與制作十二屆“華表獎”獲獎影片《侯祥麟》;全球性會議“世界公眾科學素質(zhì)促進大會”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星’征程專題論壇策劃及負責人;撰寫文章《讓科普與創(chuàng)新比翼齊飛》發(fā)表于2017年12月18日《人民日報》,撰寫文章《當前科普工作發(fā)展特征分析與未來展望》發(fā)表于《科學通報》2018年第63卷。 榮獲國防科工委“我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新聞宣傳工作先進個人”(2008年2月),科技部“科技奧運先進個人”(2008年10月),國防科工局“探月工程嫦娥二號任務新聞宣傳工作先進個人”(2010年12月)等榮譽。 嚴俊,理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任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項目工程經(jīng)理部經(jīng)理,探月工程月球應用科學首席科學家,國防科工局空間碎片專項首席科學家,曾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臺長。主要從事天體物理研究工作,在星際分子云和恒星形成研究方面,特別是在赫比格-哈羅天體觀測和理論研究方面有較深的研究。主持和承擔10多項中科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重點和面上項目。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8年獲國防科工委中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有功人員獎,2010年獲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6部委“探月工程嫦娥二號任務突出貢獻者”獎,2011年獲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201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圖書目錄

宇宙之美
計算機中的宇宙
量子力學中的平行宇宙
銀河系編年史:一個星系的一生
代恒星:穿越百億年的星光
恒星的第1001種死法
太陽:我會不斷變胖 地球:這樣好嗎······
熟悉的陌生人:太陽磁場起源和反向之謎
詭異的月球背面
如何應對空間碎片的威脅
如何搜尋太陽系以外的行星
暗能量什么樣 愛因斯坦只“蒙”對了一半
暗物質(zhì)的天體物理限制
遇見引力波 從此人類可以聽到遙遠宇宙的聲音
當一個黑洞蘇醒了,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超大質(zhì)量雙黑洞:引力的終極之舞
眼見不為實——引力透鏡效應
奇形怪狀的天文望遠鏡觀光指南
射電天文望遠鏡:人類的“超感”
吃個龍蝦也能搞出X射線望遠鏡
在南極看星星
古老的天文臺:陶寺觀象臺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