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Ⅰ
上篇 格力電器——23年4000倍的超級生意
第一章格力財務報表為什么與美的、海爾差異懸殊
不一樣的預收賬款
不一樣的空調收入
不一樣的銷售返利
不一樣的原料采購價格
不一樣的其他業(yè)務收入
不一樣的存貨結構
不一樣的人均工資第二章產銷均衡:格力“護城河”的拓寬之路
產銷均衡打造“堅不可摧的護城河”
格力如何實現產銷均衡
朱江洪時期的產銷均衡
董明珠時期的產銷均衡
結語第三章600億元巨額銷售返利的秘密
銷售返利的生意邏輯
驗證:2015年空調行業(yè)寒冬
從銷售返利看“護城河”拓寬
2019年“雙11”空調價格戰(zhàn)
結語第四章275億元“非正常收入”到底是什么
其他業(yè)務收入的生意內容
驗證:供應商披露的“甲供”
格力的“甲供”比例為什么最高
服裝行業(yè)的“甲供”
結語第五章借雞下蛋:格力平衡全行業(yè)產銷波動
格力加工費價差節(jié)節(jié)攀升
銅桿生產成本持續(xù)下降
借雞下蛋:空調行業(yè)的產銷均衡
增量之利:淘汰同行“甲供”意義非凡
增量之利:應付賬款知價
結語第六章產銷均衡的分道揚鑣:美的“T+3”的無奈之舉
什么是“T+3”
美的“T+3”的庫存轉移
渠道縮減破壞產銷均衡
“T+3”的工資與運輸費損耗
結語第七章為夢想窒息:空調線上銷售的神話
志高空調衰敗的報表特征
線上崛起的奧克斯“神話”
逐漸黯淡的海爾
結語第八章格力經銷商收入下滑:論空調行業(yè)“天花板”
銷售返利、預收賬款
家用空調銷售情況
格力放棄低端空調
效仿“白酒縮量提質提價”不可行
茅臺酒的投資屬性
結語第九章投資點評下篇產銷均衡視角的財務分析案例
第十章貫穿全書的生意邏輯:產銷均衡
產銷均衡:一以貫之
知識的適用范圍
傳統(tǒng)投資分析方法的弊端
科學方法論的三個要點第十一章貴州茅臺、五糧液、洋河:白酒“擴產提質”
輝煌史
白酒提質與“吃垃圾”的良性循環(huán)
華山論劍:茅臺、五糧液、洋河銷售返利對比
投資點評第十二章伊利股份:從蒙古牛到荷斯坦奶牛的品種演變史
世界肉類食譜選擇和豬八戒的“美白”故事
2000年“利樂包裝”顛覆乳制品行業(yè)
從產銷均衡看伊利、蒙牛崛起
投資點評第十三章涪陵榨菜:褚時健生意秘籍的“訂單農業(yè)”
應用史
褚時健95億元生意秘籍:煙草訂單農業(yè)
“小小榨菜”連年漲價的秘密
訂單農業(yè)的反面教材:榨糖、白蘭地
投資點評第十四章海天味業(yè):高品質醬油的發(fā)酵蛻變史
醬油生產的生意邏輯
產能利用率的勝出
發(fā)酵時間的勝出
穩(wěn)定排產的經濟效果
投資點評第十五章雙匯發(fā)展:火腿腸與冷鮮肉的“壟斷”發(fā)展史
雙匯的生意邏輯:“吃垃圾”
邊角料的廢物利用:阿膠衰敗與雙匯崛起
雙匯發(fā)展涅槃重生的增長邏輯
投資點評第十六章青島啤酒:“中國百威”的一統(tǒng)天下創(chuàng)業(yè)史
啤酒的生意邏輯:青島啤酒競爭勝出
啤酒業(yè)的今生來世:“遠交近攻”的征伐霸業(yè)
投資點評第十七章廣州酒家:產銷均衡下的月餅原料莊家成長史
月餅的生意邏輯
產銷不均衡的解決之道
訂單農業(yè)的“護城河”
月餅生意的差異:元祖股份
投資點評第十八章桃李面包、絕味食品:保質期競爭下的規(guī)模
擴張史
短保質期產品競爭假說
桃李面包:工業(yè)面包的分工深化
絕味食品:鹵制品的保質期及集單合約競爭
補充案例:雙匯發(fā)展、青島啤酒
投資點評第十九章投資的反面教材:可口可樂179億元收購匯源果汁
刻舟求劍:同一個數據、同一個夢想
果蔬消費的經濟邏輯
水果品種的市場選擇
尷尬的原料困境
投資點評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