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在中西文化教育的交匯點上
一、傳統(tǒng)教育:啟蒙及其影響
二、置身洋務教育及新思想的醞釀
三、投入維新:新教育的倡行者
四、潛心譯著:致力于中西文化教育的結合
五、晚年:向“傳統(tǒng)”文化教育復歸
第二章 國情、民性與教育關系的再思考——辛亥革命后向“傳統(tǒng)”教育的回歸
一、激烈動蕩社會中教育原則模式的構建走向中體西用論
二、變更德育:尊孔讀經教育的倡行
第三章 對教育社會功能的高揚與放大
一、“天演之學”與教育功能觀的理論奠基
二、“標本之說”:教育救國思想的形成和強化
三、教育救國思想的歷史透視:理論誤區(qū)及其他
第四章 教育目標的構建
一、歷史課題:教育目標的近代化
二、注入自由意識,培養(yǎng)新型國民
三、動蕩時代中教育目標的狀況——兼與梁啟超“新民”論比較之一
第五章 三育教育體系的確立及教育對象、學制的設定
一、“三民論”:新教育體系的確立——兼與梁啟超“新民”論比較之二
二、教育對象: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
三、對近代學制的認識
第六章 新教育原則的確立與發(fā)展
一、“全盤西化”:新教育原則的確立
二、體用一致:教育原則模式的再建
第七章 智育論(上)
一、“智高于仁”:近代智育觀的構建
二、實證主義的知識論
三、廣知識、開心智:近代智育目標的確立
第八章 智育論(下)
一、課程結構:從全盤西化到兼及中學
二、新教學法的倡行
三、教科書及其審定制度
四、對外語學習的倡導
第九章 德育論
一、近代倫理精神:新德育論的奠基
二、德育目標和內容: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
三、對德育途徑和方法的認識
第十章 體育論
一、“鼓民力”:近代體育論的建構
二、“鼓民力”理論的歷史意義
第十一章 學位制和實業(yè)教育:教育價值觀的變革
一、對近代學位制的倡行
二、實業(yè)教育理論的建構(上)
三、實業(yè)教育理論的建構(下)
結語:探索者的收獲與失落
嚴復教育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