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雙十”百年主旋律:福建省廈門雙十中學(私立時期)口述史》的口述部分采錄了兩個話題,其一,學校創(chuàng)辦歷程,其二,學校傳承的愛國主義基因。在雙十中學創(chuàng)辦歷程的敘述中,林嘉禾校友突出四個人物——馬僑儒、林珠光、黃其華、張圣才。馬僑儒受孫中山先生的影響極大,又以陳嘉庚先生為榜樣,愛國愛鄉(xiāng)重視教育,辦學時得到華僑及諸多有識之士的大力支持。黃其華、張圣才受陶行知先生的影響極大,也以陳嘉庚先生為榜樣,其辦學艱苦奮斗,盡心盡力。雙十中學的師生校友,繼承辛亥革命的光榮傳統,其言行始終貫穿著愛國主義紅線,出現不少感人的人和事。不少校友參加共產黨地下組織,從事抗日斗爭和人民解放戰(zhàn)爭,不怕犧牲,與敵人搏斗,勝利后又在各條戰(zhàn)線上奮斗,取得各種成就。其口述材料還披露了不少校友的事跡,例如久居美國的校友葉晨暉、葉晨曦兄弟,一九八六年在廈門創(chuàng)辦美國通用電腦公司廈門分公司,推廣普及電腦知識,幫助家鄉(xiāng)提高激光照排印刷技術水平與通用技術水平。從下篇的專稿得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為雙十中學的辦學指明了方向。黃其華先生將陶行知教育思想歸納為三個統一:生活與教育統一,社會與學校統一,教、學、做統一。最后一個統一,是教育方法的靈魂。黃其華先生在雙十中學服務長達三十二年,他與副校長張圣才一道,整頓校務,擴充設備,招募教師,創(chuàng)行“生活指導制”的教學教育方法,使教、學、做統一;始終秉承創(chuàng)辦人t馬僑儒先生制定的“勤毅信誠”校訓,使師生們奮斗有目標、做事有規(guī)則,教育教學質量大大提高,奠定了日后成為名校的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