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前言
第1章緒論1
11 國內雙模通信的發(fā)展和現狀2
12 國外雙模通信的發(fā)展和現狀6
第2章電力線與無線的信道特性與建模方法9
21 電力線信道衰減模型9
22 電力線信道噪聲特性與建模方法12
2.2.1 電力線信道噪聲特性12
2.2.2 電力線信道噪聲建模方法15
23 無線信道衰減模型20
2.3.1 大尺度衰落21
2.3.2 小尺度衰落23
24 無線信道噪聲特性建模方法23
2.4.1 對稱α穩(wěn)定分布模型24
2.4.2 混合高斯模型25
25 小結25
第3章寬帶雙模通信系統27
31 寬帶雙模通信系統基礎27
3.1.1 寬帶雙模通信系統結構圖27
3.1.2 寬帶雙模通信系統的設計概述28
3.1.3 寬帶雙模通信系統的特點29
3.1.4 寬帶雙模通信系統的功能30
3.1.5 寬帶雙模通信系統的擴展應用31
32 犗犉犇犕技術32
3.2.1 基本原理33
3.2.2 關鍵技術34
3.2.3 應用于電力線通信的優(yōu)缺點35
33 寬帶雙模通信系統產品介紹36
3.3.1 集中器雙模模塊36
3.3.2 單相電能表雙模模塊37
3.3.3 三相電能表雙模模塊38
34 雙模通信安全技術與模塊39
3.4.1 信息安全技術39
3.4.2 安全加密的具體實現方案42
第4章雙模通信的路由技術45
41 兩種通信網絡介紹45
4.1.1 電力線載波通信網絡45
4.1.2 微功率無線通信網絡47
42 分簇路由算法49
4.2.1 傳感器網絡49
4.2.2 分簇路由算法52
4.2.3 改進的分簇路由算法56
43 遺傳算法58
4.3.1 遺傳算法概述58
4.3.2 遺傳算法優(yōu)化設計59
44 蟻群算法61
4.4.1 蟻群算法概述61
4.4.2 蟻群改進路由算法63
45 模糊層次分析法67
4.5.1 模糊理論67
4.5.2 模糊層次分析法67
4.5.3 雙模通信網切換的必要性分析70
4.5.4 雙模通信網切換的算法實現70
第5章寬帶雙模通信測試及仿真72
51 主要性能要求72
5.1.1 基本性能測試72
5.1.2 點對點通信性能測試72
5.1.3 協議一致性互聯互通測試73
5.1.4 流程及互換性測試73
5.1.5 綜合組網功能測試73
52 仿真測試平臺的設計73
5.2.1 仿真測試平臺的硬件設計73
5.2.2 仿真測試平臺的軟件設計78
53 各項測試功能設計84
5.3.1 載波通信性能測試84
5.3.2 無線通信性能測試86
5.3.3 功耗及協議一致性測試88
5.3.4 靜態(tài)功耗和動態(tài)功耗測試88
5.3.5 HPLC協議一致性測試88
5.3.6 交換流程及互換性測試89
5.3.7 組網測試89
第6章寬帶雙模通信系統的應用92
61 多模通信轉換器產品92
6.1.1 產品概述92
6.1.2 應用場景92
6.1.3 產品組成93
6.1.4 系統架構94
6.1.5 產品特點94
6.1.6 現場施工示意95
62 基于工頻通信的快速臺區(qū)識別方案96
63 雙模通信技術的具體應用方案97
6.3.1 試點臺區(qū)概況97
6.3.2 試點方案99
6.3.3 試點設備情況99
64 雙模通信系統的應用案例100
6.4.1 應用臺區(qū)簡介100
6.4.2 運行觀察內容101
6.4.3 運行觀察結論109
參考文獻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