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首先從用戶負荷特性、用戶負荷需求響應、電價激勵機制和電價激勵效果評價四個方面對國內外文獻進行總結歸納,然后從以下四個方面開展研究:一是完成工業(yè)用戶、商業(yè)用戶、居民用戶和電動汽車用戶四種典型多元負荷資源的負荷特性分析與模型構建;二是研究多元負荷用戶的需求響應模型以及電價模型;三是基于電力公司和用戶之間的博弈模型,進行激勵機制設計;四是構建電力體制改革背景下電力需求響應實施效果指標體系和實施效果評價模型。 本書可作為管理科學與工程、工程管理及相關管理專業(yè)的博士生和碩士生、以及從事相關研究的專業(yè)人員進行理論研究的參考書,同時對從事電力資源配置與電力體制改革的工作的人員也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在學術思想上,本書的研究立足于當前的電力體制改革、經濟發(fā)展形勢、技術創(chuàng)新大環(huán)境,以完善的需求側管理平臺的建立、廣泛的數據采集與分析為基礎,通過設計合理的電價激勵機制,致力于解決能源變革、能源消費形勢改變下,電網中用戶電力負荷波動性增強、分布式電源沖擊增大的問題。 在內容范圍上,本書主要分為四部分。第壹部分完成了多元負荷用戶的負荷特性的建模。第二部分研究了多元負荷用戶的的需求響應模型以及電價模型。第三部分在分析國內外需求響應項目實踐基礎上,基于電力公司和用戶之間的博弈模型,進行了激勵機制設計。第四部分構建了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電力需求響應實施效果評價模型。 在寫作方面,本書力求通俗易懂,注重現實問題,從現實問題出發(fā)引出理論研究,并且注意與已有研究成果的銜接,使本書的內容全面、系統、成熟、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