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心理學批判性思維(原書第12版)

批判性思維(原書第12版)

批判性思維(原書第12版)

定 價:¥65.00

作 者: 布魯克·諾埃爾·摩爾,理查德·帕克 著,朱素梅 譯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1664420 出版時間: 2021-0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32 頁數(shù): 36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21種思維謬誤 相關性謬誤 1. 訴諸人身的謬誤——試圖通過討論立場的來源而不是針對立場來反駁論證。 2. 稻草人謬誤——通過歪曲對方的觀點來駁斥對方。 3. 虛假的兩難境地——試圖提供難以接受、難以企及或難以置信的選項,結論只能從這些選項中擇取。 4. 錯置舉證責任——通過把舉證責任推給對方來支持或證明自己的立場。 5. 乞題——把待爭議的論點重新包裝成“證據(jù)”來出示。 6. 訴諸情感——通過煽動我們的情感來“支持”論點,而不是給出真正的論證。 7. 無關結論——難以歸為上述各類的相關性謬誤。 非演繹謬誤 8. 概括謬誤——倉促概括、從例外中概括。 9. 弱類比——根據(jù)事物間有爭議或不重要的相似性提供論證。 10. 錯誤地訴諸權威——試圖通過援引非權威的消息來源支持主張。 11.錯誤地訴諸公眾——引用公眾意見來處理無法由公眾意見解決的問題。 12. 求因果關系的謬誤——認為先后相繼的事件之間,或兩個同時出現(xiàn)的變量之間有因果關系。 13. 滑坡——未經證據(jù)支持地警示某些事情會逐步發(fā)展出一個不受歡迎的結果。 14. 無法檢驗的解釋——基于無法檢驗的解釋表達觀點。 形式謬誤及語言謬誤 15. 三種形式謬誤——肯定后件、否定前件、中項不周延。 16. 模棱兩可與歧義謬誤——同一論證中多次出現(xiàn)的某語詞或短語可以做不同的解釋。 17. 合成與分解謬誤——把某物的構成部分所具有的特征錯誤地歸為整體特征,或是相反。 18. 混淆解釋與理由——假定解釋某事件發(fā)生的方式或原因,試圖為該事件提供理由或辯護。 19. 混淆反對關系與矛盾關系——未能注意相互矛盾的命題不可同真也不可同假,反對關系的命題不可同真但可以同假。 20. 一致和不一致——前后矛盾的信念是不一致的,但這并不構成對所持任何信念的反駁。 21. 誤算概率——錯誤組合獨立事件的概率、賭徒謬誤、忽略先驗概率與錯誤歸納換位。

作者簡介

  布魯克·諾埃爾·摩爾(Brooke Noel Moore) 多年以來,摩爾和帕克一直在加州州立大學奇科分校從事哲學教學。他們一直講授邏輯和批判性思維課程。摩爾還教授認識論和分析哲學,他曾任哲學系主任,也曾被評為學校的杰出教授。 摩爾本科于安提俄克大學學音樂,于辛辛那提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他的排球水平是業(yè)余人員中的*尖高手。他和妻子與三只狗一起生活。理查德·帕克(Richard Parker) 帕克本科就讀于阿肯色大學 ,于華盛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帕克另外教授的課程為現(xiàn)代哲學史和法哲學,他是學校學術評委會主席,曾任本科教育部的主任。他開名爵汽車,騎摩托車,喜歡打高爾夫、打臺球,愛好西班牙吉他。他和艾麗西亞每年都在西班牙南部生活一段時間。 摩爾和帕克一直都是摯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別輕易置信 / 1
1.1 信念和斷言 / 5
1.2 論題 / 9
1.3 論證 / 11
1.4 認知偏差 / 12
1.5 “真”和“知識” / 19
1.6 批判性思維所能做的和不能做的 / 20

第2章 兩類推理 / 24
2.1 論證:基本特征 / 24
2.2 兩種論證 / 27
2.3 排除合理懷疑 / 30
2.4 演繹論證與非演繹論證的區(qū)分 / 31
2.5 演繹、非演繹和未表達前提 / 32
2.6 衡平推理 / 35
2.7 最佳解釋推理 / 35
2.8 哪些表達不是前提、結論或論證 / 36
2.9 道德、情感和邏輯 / 39
2.10 理解論證的技術 / 41
2.11 評估論證 / 45

第3章 清晰的思維、批判性思維與清晰的寫作 / 47
3.1 模糊 / 49
3.2 歧義 / 51
3.3 抽象 / 56
3.4 定義術語 / 57
3.5 論文寫作 / 61

第4章 可信性 / 69
4.1 斷言及其來源 / 72
4.2 評估斷言的內容 / 73
4.3 評估信息來源的可信性 / 79
4.4 可信性與新聞媒體 / 87
4.5 廣告 / 100

第5章 修辭:說服的藝術 / 105
5.1 修辭力 / 106
5.2 修辭技巧Ⅰ / 108
5.3 修辭技巧Ⅱ / 112
5.4 修辭技巧Ⅲ / 117
5.5 修辭技巧Ⅳ / 118
5.6 替代證明和重復 / 123
5.7 通過視覺形象進行說服 / 126
5.8 極端的修辭:煽動 / 128

第6章 相關性(熏鯡)謬誤 / 134
6.1 訴諸人身的謬誤 / 135
6.2 稻草人謬誤 / 138
6.3 虛假的兩難境地 / 139
6.4 錯置舉證責任 / 143
6.5 乞題 / 145
6.6 訴諸情感 / 146
6.7 無關結論 / 151

第7章 非演繹謬誤 / 155
7.1 概括 / 156
7.2 弱類比 / 163
7.3 錯誤地訴諸權威 / 164
7.4 錯誤地訴諸公眾 / 165
7.5 求因果關系的謬誤 / 169
7.6 滑坡 / 177
7.7 無法檢驗的解釋 / 178
7.8 再論劃界 / 179

第8章 形式謬誤及語言謬誤 / 181
8.1 三種形式謬誤 / 182
8.2 模棱兩可與歧義謬誤 / 187
8.3 合成與分解謬誤 / 189
8.4 混淆解釋與理由 / 191
8.5 混淆反對關系與矛盾關系 / 192
8.6 一致和不一致 / 194
8.7 誤算概率 / 194

第9章 演繹論證Ⅰ:范疇邏輯 / 201
9.1 直言命題 / 204
9.2 轉換成標準形式 / 207
9.3 對當關系 / 213
9.4 三種直言命題關系 / 215
9.5 直言三段論 / 220

第10章 演繹論證Ⅱ:真值函數(shù)邏輯 / 234
10.1 真值表和邏輯符號 / 235
10.2 用符號表達復合命題 / 244
10.3 真值函數(shù)論證模式(簡版) / 250
10.4 真值函數(shù)論證(詳版) / 257
10.5 演繹 / 265

第11章 非演繹推理 / 283
11.1 基于類比的論證 / 284
11.2 從樣本進行概括 / 290
11.3 從樣本進行科學概括 / 293
11.4 統(tǒng)計三段論 / 296
11.5 因果命題及其依據(jù) / 297
11.6 計算統(tǒng)計概率 / 309
11.7 法律上的因果關系 / 315

第12章 道德、法律與美學推理 / 319
12.1 價值判斷 / 320
12.2 道德推理的主要視角 / 327
12.3 道德慎思 / 336
12.4 法律推理 / 337
12.5 美學推理 / 342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