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藝術理論中國社會轉型與紀實攝影

中國社會轉型與紀實攝影

中國社會轉型與紀實攝影

定 價:¥85.00

作 者: 禹夏 著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20369077 出版時間: 2020-11-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24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在文化研究的視域內(nèi),遵循表征的詩學(符號學理論)與政治學(話語理論)兩種研究路徑,借用了彼得·漢密爾頓所使用的“支配性攝影范式”的概念,旨在梳理平民影像與平民意識在1978—2016年間國內(nèi)紀實攝影中的流變歷程,并嘗試回答平民影像的流變與轉型時期社會進程的互動關系,探討不同歷史時期的視覺建制如何影響規(guī)約攝影家的表征實踐。

作者簡介

  禹夏,男,傳播學博士,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師。研究領域為媒介批評與視覺文化。在《國際新聞界》《中國出版》等期刊發(fā)表專業(yè)論文數(shù)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微博輿論場域中的對抗性話語研究》。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與研究問題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問題
第二節(jié) 核心概念
一 紀實攝影
二 平民與平民意識
三 范式理論與攝影范式
四 表征理論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文本、意義與框架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文本
三 研究意義
四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平民意識的興起:改革初期的民間生活(1978年至20世紀90年代初)
第一節(jié) 20世紀80年代紀實攝影興起的社會背景
一 20世紀80年代的社會轉型
二 20世紀80年代的社會與文化思潮
第二節(jié) 20世紀80年代的視覺建制
一 “四月影會”與“自然·社會·人——藝術攝影展”
二 “西北風群體”與“中國攝影四十年——艱巨歷程”攝影展
三 圖書出版
第三節(jié) 代表攝影家與攝影作品
一 李曉斌:平民視角的開啟
二 朱憲民:尋根視角中的黃河百姓
第四節(jié) 20世紀80年代紀實攝影表征平民的支配性范式
第三章 平民意識的發(fā)展:轉型時期的底層圖景(1992—2007)
第一節(jié) 紀實攝影發(fā)展的社會背景:1992年以來的社會轉型
一 1992—2007年間中國農(nóng)村的社會轉型
二 1992—2007年間中國城市的社會轉型
第二節(jié) 1992—2007年間的視覺建制
一 圖片傳播與圖書出版市場
二 攝影研討會議
三 紀實攝影展覽
第三節(jié) 代表攝影家與攝影作品
一 遷徙的農(nóng)民
二 “灰鏡頭”中的底層人群
三 少數(shù)民族的視覺影像志:王征鏡頭下的西海固農(nóng)民
第四節(jié) 2000年前后(1992—2007)紀實攝影表征平民的支配性范式
一 拍攝主題與反復出現(xiàn)的視覺要素
二 拍攝方法
三 構成范式的要素
第四章 平民意識在網(wǎng)絡語境中的演進:平民的自我表征(2008—2016)
第一節(jié) 當下紀實攝影發(fā)展的社會背景
第二節(jié) 2008—2016年間的視覺建制
一 紀實攝影獎項
二 網(wǎng)絡紀實攝影傳播平臺
第三節(jié) 代表攝影家與攝影作品
一 平民的自我表征
二 網(wǎng)絡平臺中的平民影像
第四節(jié) 2008—2016年間紀實攝影表征平民的支配性范式
一 拍攝主體
二 拍攝題材
三 拍攝方法
四 構成范式的要素
第五章 紀實攝影30年:從表征平民到平民的自我表征
參考文獻
后 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