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即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節(jié)點上,如何去書寫、呈現中國小康社會建設奮斗的歷史圖景?如何讓新聞學子去感知這一偉大的戰(zhàn)略征程,參與到對其的歷史書寫之中,從而提升學生對歷史的感知和當下時代的理解,加強新聞專業(yè)“四向四做”人才培養(yǎng)?本書作為“行走的新聞”系列作品,繼《我家四十年》《國是千萬家》之后,又為大時代下對上述問題的思考提供了一個示范性的樣本。這是一部活的中國小康社會奮斗史,是青年學子眼中的一部真切的中國當代史,是青年學者研究觀察小康中國的一個窗口。這本書是“行走的新聞”從2007年堅持到今天正式出版的第18部成果集。在他們的學術觀察視野中出現的是小康之家的中國圖景、變遷中的鄉(xiāng)土中國、小康社會的集體記憶、“家事”的歷史范疇、作為“講故事”者的采訪對象、自下而上的觀察、中國道路的家庭映像、普通人家的中國夢、小康之路上的法治的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