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經見證
不治已病治未病
亢則害承乃制
審察病機無失氣宜
能合色脈可以萬全
治病必求于本
卷一
中風一
中寒二(附傷寒傷風)
中暑三(附暑風注夏)
中濕四
火六
卷二
斑疹七
瘧八
痢九
泄瀉十
燥結十一
痰十三
哮喘十四
喘十五
咳嗽十六 (附肺痿肺癰)
衄血二十二
痔瘡二十六
卷三
嘔吐二十九
惡心三十
咳逆三十一
翻胃三十二
吞酸三十三(附暖氣)
痞三十四
嘈雜三十五
傷食三十六
水腫三十八
小便不通四十
小便不禁四十一
夢遺四十五(附精滑)
消渴四十六
發(fā)熱四十七 (附胸中煩熱虛煩不眠虛熱)
惡寒四十八 (附面熱面寒)
自汗四十九
盜汗五十
腳氣五十五(附足跟痛)
卷四
厥五十七 (附手足十指麻木)
驚悸怔忡六十一
健忘六十二
痛風六十三(附肢節(jié)痛)
頭眩六十七
頭痛六十八
眉眶痛六十九
脅痛七十一
腹痛七十二 (附腹中窄狹絞腸沙)
腰痛七十三(附腎著)
鼻病七十六
眼目七十七
口齒七十八
跌撲損傷八十二
破傷風八十三
卷五
金湯疳癬諸瘡八十七
帶下九十
救急諸方九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