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大多不愿服藥,害怕打針,特別是嬰幼兒,給藥尤為困難,但其肌膚柔嫩,臟氣清靈,又較少有宿疾,故應用外治法見效明顯,也易為家長及小兒接受。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采用各種外治法單用或與內治法配合應用治療小兒常見病、多發(fā)病,甚至一些疑難雜癥,若應用得當,有較好的療效。中醫(yī)外治診療疾病的過程分為辨病和辨證,與內治一樣,在辨病的基礎上進行辨證治療是經典的中醫(yī)治療方法。因為病是對疾病全過程的特點與規(guī)律所做的概括,而證是對疾病當前階段的病位、病性等所做的結論;辨病注重從貫穿疾病始終的根本矛盾上認識病情,辨證主要是從機體反應狀況上認識疾病。小兒皮膚嫩薄,皮膚給藥較易吸收,臍敷、足貼、囟貼及中藥藥浴、足浴均具優(yōu)勢,而諸如肺炎、支氣管炎等可以考慮直腸給藥,咽喉炎、鼻炎可以結合中藥霧化等,厭食、積滯、反復呼吸道感染等可以選擇推拿、香囊藥袋,藥物肚兜等,腦癱可以選擇針刺、推拿、藥浴等。具體應用時,除根據病證選擇適合的外治方法,還要結合患兒的年齡,考慮其依從性,如病情需要,還可內外合治。外治法可以選擇一種或多種,一般以不超過兩種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