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人體形態(tài)存在個性差異,《骨骼和肌肉表面解剖學》所含信息(圖解、照片、文字、視頻)均參考了正常人的體型,重點在于展示清晰的形態(tài)輪廓,省略了機理和瑣碎細節(jié)。書中通過大量翔實、清晰的圖片來顯示人體的結構;通過簡潔、準確的描述來闡述人體的體表形態(tài)、體表標志及觸診,這樣可以更好地學習、研究人體的骨骼和肌肉?!豆趋篮图∪獗砻娼馄蕦W》按緒論、頭頸部、上肢、軀干、下肢的順序編寫,每個章節(jié)均包括:首節(jié),概述;第二節(jié),骨及骨性標志;第三節(jié),肌及肌性標志;第四節(jié),體表標志及觸診;第五節(jié),運動關節(jié)的肌群。在章節(jié)起始處列出了學習目標,包括章節(jié)要點及知識點掌握層次;在章節(jié)結束部分精選復習思考題,并配以章節(jié)練習題、拓展閱讀以及動畫演示,為學生拓展知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提供幫助。全書配有插圖300余幅,配有動畫及人體彩繪(彩繪:毛依凡、趙純純;模特:陳慶倩、王紫怡、王翔宇、肖澳)合計200余部,書后配有附錄,內容包括骨骼和肌肉結構要點、學習思維導圖(朱子康繪制)和人體表面標志,便于讀者快速學習與查詢?!豆趋篮图∪獗砻娼馄蕦W》理論結合實際,表面結合深層,圖片結合說明,緊扣實際需要,每章較為詳盡地收集和記載了各部位重要的骨性標志、肌性標志及其體表投影,同時將理論與運動實踐緊密聯(lián)系。編者們力求打造一本通俗易懂、條理清晰、圖文并茂、實用性強的專業(yè)書籍,適合醫(yī)學、體育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通過對《骨骼和肌肉表面解剖學》的學習,可以幫助相關專業(yè)的學生及相關領域的專業(yè)工作者更加快速地掌握骨骼和肌肉表面解剖學的知識,為他們更好地進行實際操作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