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大師的一生,他之所以能修成大道,作為后生,所感所悟雖然膚淺,但我還是認為大師一生有三點值得我們體悟。一是入道自然;二是修道如石;三是行道無我。入道自然,是大師皈依道門的自然狀態(tài)。沒有功利、沒有索取、沒有得失,只有一顆道心、一個由心里流出的對道的向往的自然之戀。所以,他才能經得起那么多的磨難,從12歲拜師學道到21歲正式出家奉道;從新中國成立初期道門師徒重新對人生進行大選擇到獨自一人在荒無人跡、被獵人稱為“老虎窩”的地方,開辟出一塊屬于自己的“世外桃源”;從“文革”中的鎮(zhèn)定到落實黨的宗教政策以來所取得的輝煌。他一直都是那樣的自然而然,接受所有的苦難,除去所有的輝煌。在他看來,如果說自己可以做點事情,那是道的旨意,是自己應該做的。這種不欲以靜,常道無為,正是我們應該繼承和弘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