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章 概 述……………………………………………………………………… 1
§1.1 海洋基礎地理信息相關概念 ………………………………………… 1
§1.2 海洋基礎地理信息標準體系的內涵和作用………………………… 12
§1.3 國內外海洋基礎地理信息標準體系現(xiàn)狀…………………………… 15
§1.4 海洋基礎地理信息標準體系結構…………………………………… 21
§1.5 小 結………………………………………………………………… 25
第2章 海洋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與編碼 …………………………………… 26
§2.1 海洋基礎地理信息分層規(guī)范………………………………………… 26
§2.2 海洋基礎地理信息分類與編碼……………………………………… 27
§2.3 海洋基礎地理信息編碼擴充與細分規(guī)則…………………………… 29
§2.4 海洋基礎地理信息要素高位分類與代碼…………………………… 29
§2.5 要素分類與編碼實例解析…………………………………………… 31
第3章 海洋基礎地理信息要素表達 …………………………………………… 32
§3.1 S-101與 S-57要素屬性對比分析 ………………………………… 32
§3.2 海洋基礎地理要素幾何類型………………………………………… 44
§3.3 海洋基礎地理信息地理要素和屬性定義…………………………… 45
§3.4 要素和屬性表達格式實例解析……………………………………… 56
第4章 海洋基礎地理信息圖示表達 …………………………………………… 59
§4.1 符號庫設計與制作…………………………………………………… 59
§4.2 圖示表達機制與過程………………………………………………… 63
§4.3 圖示表達標準測試…………………………………………………… 74
第5章 海洋基礎地理信息交換格式 …………………………………………… 76
§5.1 海洋基礎地理信息產品數據交換格式……………………………… 76
§5.2 海洋基礎地理信息要素數據交換格式……………………………… 81
§5.3 數據交換格式應用實例解析———在線數據發(fā)布平臺……………… 96
第6章 海洋基礎地理信息產品規(guī)范…………………………………………… 102
§6.1 數據產品規(guī)范開發(fā)設計思路 ……………………………………… 103
§6.2 海洋基礎地理信息數據產品規(guī)范編制示例 ……………………… 115
§6.3 小 結 ……………………………………………………………… 123
第7章 海洋基礎地理信息標準體系應用展望………………………………… 125
§7.1 新型海事測繪生產模式 …………………………………………… 125
§7.2 海洋空間數據基礎設施應用展望 ………………………………… 130
§7.3 跨行業(yè)和交叉學科應用 …………………………………………… 137
§7.4 小 結 ……………………………………………………………… 141
參考資料…………………………………………………………………………… 142
附錄 A 海洋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與編碼表 ………………………………… 144
表 A.1 領海與定位基礎分類與代碼 …………………………………… 144
表 A.2 海底地貌及底質分類與代碼 …………………………………… 147
表 A.3 海底障礙物分類與代碼 ………………………………………… 149
表 A.4 航道及助航設施分類與代碼 …………………………………… 151
表 A.5 海底管線與設施分類與代碼 …………………………………… 156
表 A.6 海上區(qū)界分類與代碼 …………………………………………… 157
表 A.7 港口與近海設施分類與代碼 …………………………………… 160
表 A.8 管理服務機構及設施分類與代碼 ……………………………… 163
表 A.9 水系要素與陸域地物分類與代碼 ……………………………… 165
附錄 B 海洋基礎地理信息圖示表達符號庫 …………………………………… 168
表 B.1 海洋基礎地理信息圖示表達符號庫 ……………………………… 168
附錄 C 海洋基礎地理信息交換格式相關代碼 ………………………………… 201
C.1 交換目錄應用模式 …………………………………………………… 201
C.2 要素交換應用模式 …………………………………………………… 211
附錄 D ISO19100國際地理信息標準 …………………………………………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