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都市主義》于1999年首次出版,再版于2008年,已成為討論城市和現實生活的經典之作。結合城市設計的發(fā)展歷程、理論和實踐,本書探究城市作為一個社會實體必須對日常生活和鄰里關系作出的積極反應,并且提供在社會和政治的城市框架內如何進行分析和工作的方法。 編著者們將美國近半個世紀以來規(guī)劃干預的城市項目進行了總結,提出了現代化城市普遍面臨的新挑戰(zhàn)。該書在美國的出版引發(fā)了業(yè)界巨大的反響和廣泛共鳴,道格拉斯·凱爾博將“日常都市主義”視為當代城市主義的三大主流范式之一。日常都市主義提出了一個似乎出人意料,又與大多數人有關的概念——日常生活,這更大的意義在于其映射的一套新的城市設計價值觀。如果說日常都市主義仍然指定一種設計策略,那么它已成為一種描述已被接受的、積極的日常城市空間和活動的術語。 本書編者約翰·雷頓·蔡斯、瑪格麗特·克勞福德和約翰·卡利斯基將這一理論帶入了21世紀,探究這一方法面臨的挑戰(zhàn),并且對其未來應用進行了批判性地再創(chuàng)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