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貞觀元年(627年,一說貞觀三年,629年),玄奘法師遠赴印度尋求佛法,貞觀十九年(645)學成歸來,唐太宗感其誠,遂賜其入居弘福寺翻譯佛經。佛經譯成,玄奘法師上表唐太宗請求作序以弘佛法。貞觀二十二年(648),唐太宗為其所譯佛經撰寫了《大唐三藏圣教序》,隨后太子李治又撰《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序記》。唐太宗素好王羲之書法,為感圣恩,弘福寺僧懷仁發(fā)下宏愿,將二圣序文用“書圣”筆跡集成一碑。歷時二十四年,至咸享三年(672)碑成,立于弘福寺,即《集王羲之圣教序》。此碑現在西安碑林?!都豸酥ソ绦颉分饕淖謨热莩硕バ蛭耐猓€收錄了玄奘法師所譯之《心經》。所集之字主要出自內府所藏王羲之墨跡。行書集字,其難在于章法不失。觀此碑,每字之間時見連帶、呼應,一行之中大小、獻側、虛實、起伏猶如一筆所書,氣脈通暢,自然天成,實在難得。即使相同文字也盡可能避免重復,少有雷同。此碑一立,為弘揚佛法樹起一面旗幟,也為書法學習者樹起了一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