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義1
三創(chuàng)新點2
四總體框架3
五主要結論4
第二章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村莊公共物品配置模式的演變歷程7
一農業(yè)合作化時期中國農村公共物品的配置模式(1949~1957年)7
二從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至分稅制改革前的農村公共物品的配置模式(1978~1994年)10
三從分稅制改革到廢除農業(yè)稅時期農村公共物品的配置模式(1994~2005年)13
四廢除農業(yè)稅后農村公共物品的配置模式(2006年至今)16
五總結與討論23
第三章文獻綜述25
一公共物品供給理論25
二村莊公共物品供給研究現(xiàn)狀26
三農村稅費改革與村莊公共物品供給34
四“一事一議”“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與村莊公共物品供給37
五勞動力移動與村莊公共物品供給38
六公共物品供給制度設計39
七總結與討論41
第四章中國村莊公共物品供給的統(tǒng)計描述43
一農村稅費改革43
二農村稅費改革與村莊公共物品供給48
三農業(yè)稅的廢除與村莊公共物品供給58
四“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與村莊公共物品供給70
五“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與村莊公共物品供給73
六總結與討論78
第五章中國村莊公共物品的理論分析框架80
一引言80
二回顧傳統(tǒng)經濟學公共物品供給理論的分析框架82
三中國村莊公共物品的特征102
四中國村莊公共物品供給的分析框架110
五總結與討論130
第六章農村稅費改革對村莊公共物品供給水平和結構的影響132
一引言132
二農村稅費改革的背景和具體措施133
三經驗研究方法134
四經驗研究138
五總結與討論165
第七章“一事一議”制度對村莊公共物品供給的影響167
一引言167
二一個簡單的理論模型169
三數據來源和統(tǒng)計描述177
四經驗研究184
五總結與討論201
第八章“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與村莊公共物品供給203
一引言203
二理論模型204
三數據、統(tǒng)計描述和經驗研究方法207
四經驗研究216
五總結與討論235
第九章勞動力轉移對村莊公共物品供給的影響238
一引言238
二勞動力轉移對村莊公共物品供給的影響機制分析239
三數據及基本統(tǒng)計描述246
四經驗研究256
五勞動力轉移對村莊公共物品供給類型的影響277
六關于計量的結果穩(wěn)健性的進一步討論281
七總結與討論288
第十章中國村莊公共物品最優(yōu)配置模式探討289
一引言289
二現(xiàn)階段中國村莊公共物品配置的典型特征290
三中國村莊公共物品實現(xiàn)最優(yōu)配置存在的主要困難295
四村莊公共物品配置模式的理論分析299
五進一步討論314
六結論和政策建議316
參考文獻321
后記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