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聲學作為作曲技術理論之一,主要歸納、總結了傳統(tǒng)多聲部音樂中和弦結構及其流動狀態(tài)下(涉及調性音樂底層)聲部寫作的邏輯和規(guī)律,為分析、研究不同時期,不同風格及流派的音樂語言,并將其與四部和聲的寫作技巧融會貫通(即追求合理、流暢的聲部進行)奠定了科學依據。初學者在掌握傳統(tǒng)和聲學理論知識的過程中,應通過必要的、相應的專項練習來逐步提升對多聲部音樂的審美水平和分析能力,為音樂創(chuàng)作打下良好的基礎?!逗吐晫W教程》(斯波索賓)內容全面、邏輯嚴謹,基本覆蓋了古典至浪漫主義時期(含俄羅斯民族音樂)常用的和聲進行,作為我國大多數(shù)音樂院校長期使用的主流教材,其專業(yè)性及在教學實踐中的適用性不言而喻。為進一步領會和聲學的理論要點,掌握聲部進行的寫作技巧,筆者在該《和聲學教程的基礎上,一方面對其內容進行了更深入、細致的梳理、解析,并做出一些必要的補充:另一方面完成了所有書面習題(其中個別低音題有例外)的寫作與分析,力圖尋找的解決方案它們均可作為具有不同時代風格的小型音樂作品或。“音樂基礎框架”,這正是四部和聲寫作練習應追求的目標),以說明習題與理論之間的應用關系,并從聽覺上(附其音響)輔以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