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首先分析“互聯網+政務服務”公眾采納理論,提出面向公眾需求整合“互聯網+政務服務”信息資源,根據政務服務主題、用戶對象、政務業(yè)務流程、信息服務邏輯層進行信息資源整合,有利于提高“互聯網+政務服務”信息資源的使用效率以及公眾采納意向;其次,針對“互聯網+”復雜環(huán)境對公眾采納行為的影響,從感知信任、外部環(huán)境、用戶滿意度等多維角度分析用戶采納行為的影響因素,以及不同階段公眾采納的心理特點,構建基于過程的多維度“互聯網+政務服務”公眾采納框架,對“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建設和完善具有指導作用;再次,在采納理論基礎上,根據實證結果提出“互聯網+政務服務”公眾采納對策,用于指導“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的建設以及服務平臺的不斷改進,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應用,提高政府公共服務水平;最后論述突發(fā)事件下政務短視頻在公眾采納中的應用,以及人工智能技術、區(qū)塊鏈技術在“互聯網+政務服務”公眾采納中的應用。以上技術對傳統(tǒng)政務服務的理念、機制和體系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本書有助于政府從綜合、系統(tǒng)的角度更加全面地分析“互聯網+政務服務”公眾采納問題,更好地指導政府進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實踐;有助于政府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勵公眾廣泛使用“互聯網+政務服務”,提升“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公眾采納與用戶滿意度;有助于降低政府的施政成本和公眾使用政務服務的成本,充分實現“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應用價值,對我國“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和推進建立服務型政府具有重大意義。本書適合MPA(公共管理碩士)、相關學科各專業(yè)的學生以及“互聯網+政務服務”專業(yè)人員閱讀,也適合公務員、首席信息官、軟件公司人員作為學習資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