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地理地理學理論19世紀英國文化空間與國家認同:一項個案的歷史學分析

19世紀英國文化空間與國家認同:一項個案的歷史學分析

19世紀英國文化空間與國家認同:一項個案的歷史學分析

定 價:¥55.00

作 者: 洪霞
出版社: 上海三聯(lián)書店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42675859 出版時間: 2022-02-01 包裝: 平裝-膠訂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從闡釋文化空間入手,論述文化空間既體現(xiàn)了民族文化的范疇和形式,又起到強化、重塑英國人的民族自豪和工業(yè)社會的精神體系,文化空間發(fā)展與國家認同是一個互動的建構過程。具體說來,本書研究了兩個典型個案。首先是有形文化空間大英博物館。英帝國的強盛將大英博物館推向新紀元,館藏規(guī)模得到極大擴充。豐富的藏品改變著人們的感受和體驗,也改變著民眾的思維方式,使得英國人不自覺地形塑自我。大英博物館成為英國實力的體現(xiàn),是一種社會空間、權力空間以及各種文化相互融合的空間,是混合著人們無盡的想象和自豪的綜合體。其次,英國郵政是所有的公共服務機構中與大眾關系最為密切的機構,也是一種無形的文化空間。隨著郵政改革,信息交流的范圍空前擴大,對廣大民眾的日常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英國通過郵政網絡達成了對社會一種無形的“控制”,同時也是促使不列顛人“同化”的重要載體,是關于信息與觀點交流的網絡,是溝通行動中產生的社會空間。

作者簡介

  洪霞,江蘇南京人,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歷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近代英國政治文化史、英帝國-英聯(lián)邦史及全球史、歐洲民族及移民史、歐盟研究。已出版《英帝國史》等專著10余部,《劍橋世界史》(第六卷)等多部譯著;在《世界歷史》《世界民族》《史學集刊》《北京大學學報》等刊物上發(fā)表中文學術論文約60篇,并發(fā)表英文論文多篇?,F(xiàn)為國際18世紀研究學會成員、國際城市學會、英聯(lián)邦大學聯(lián)盟等國際學術組織的成員。

圖書目錄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有形空間:大英博物館與民族性塑造
第一章 大英博物館走向繁榮
第二章 國家文化建構中的博物館
第三章 現(xiàn)代性視角下的大英博物館 
第二部分 無形空間:郵政網絡與國家認同
第四章 近代郵政體系的形成與繁榮
第五章 郵政網絡制造全國社會空間
第六章 郵政網絡發(fā)明文化空間和公共空間
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