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01 能量平衡與身體結構
1.1 能量平衡
1.2 評估身體能量需求
1.3 體重指數
1.4 脂肪分布
02 營養(yǎng)概況
2.1 提供能量的營養(yǎng)成分
2.2 維生素和礦物質
2.3 水
03 通過飲食達到身體狀態(tài)
3.1 七條飲食準則
3.2 食物指導金字塔
3.3 食物標簽
3.4 選擇營養(yǎng)密集型食物
3.5 素食主義飲食
3.6 外出就餐
3.7 點心
3.8 生活中的營養(yǎng)
04 身體健康概述
4.1 身體健康是什么
4.2 FITT 原則
4.3 鍛煉中消耗的能量
4.4 鍛煉順序
4.5 鍛煉和反鍛煉
05 心肺訓練
5.1 心肺的生理機能
5.2 心肺訓練的益處
5.3 有氧鍛煉指南
5.4 訓練設計及活動進程
06 走路、跑步、游泳
6.1 走路和跑步裝置
6.2 走路課程
6.3 跑步課程
6.4 游泳課程
07 力量訓練
7.1 肌肉力量與肌肉耐力
7.2 力量訓練的益處
7.3 肌肉大小的決定因素
7.4 力量訓練指南
7.5 運動器材的選擇
08 健美操
8.1 健美操指南
8.2 鍛煉各部位的健美操課程
09 身體靈活性訓練
9.1 拉伸的好處
9.2 靈活性鍛煉的方式
9.3 靜態(tài)拉伸課程
9.4 動態(tài)拉伸課程
10 空間受限時的訓練
10.1 需氧狀況
10.2 力量訓練
10.3 健身設計:循環(huán)式訓練
10.4 訓練時的精神狀態(tài)
11 鍛煉所需的營養(yǎng)
11.1 碳水化合物需求
11.2 蛋白質需求
11.3 維生素和礦物質需求
11.4 水分需求
11.5 鍛煉恢復所需營養(yǎng)
12 不同環(huán)境下的訓練
12.1 適應不同的環(huán)境
12.2 常見營養(yǎng)問題
12.3 身體鍛煉須知
12.4 高溫環(huán)境
12.5 低溫環(huán)境
12.6 高海拔
13 訓練時的過度損傷
13.1 損傷的處理方式及預防措施
13.2 恢復活動
13.3 過度訓練的癥狀
14 年齡與體能訓練
14.1 新陳代謝及身體構成的變化
14.2 營養(yǎng)需求
14.3 對抗與年齡相關的體能健康變化
15 培養(yǎng)健康習慣
15.1 設立 SMART 目標
15.2 如何達到目標
15.3 保持健康的習慣
附錄 A 健康食物選擇的一些建議
附錄 B 鍛煉樣本
附錄 C 各部位力量鍛煉課程
詞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