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國文化現代性顏面辨識與中國現當代批評史研究
第一編 中國現代批評史研究
總結還是切換?——試析王國維的境界說
試析梁實秋文論思想的反現代性品質
試析梁實秋文論思想的現代性品質
試論梁實秋的文學貨色論思想
革命文學論爭時期的馬克思主義文論譯介
左聯時期國際路線下的馬克思主義文論譯介
試析左聯時期馬克思主義文論譯介的基本內容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化語境中的馬克思主義文論譯介
抗戰(zhàn)時期作為“中國化”討論的文藝“民族形式”討論
第二編 新時期文學理論建設反思研究
政治維度的弱化與遽蔽——新時期文學理論建設的重大偏失之一
非實踐性:新時期文學理論建設的主導性品格
反思要素的缺失——新時期文學理論體系建設中的艾布拉姆斯問題
非歷史化:我國文學批評史研究的主導傾向
自性研究缺失、相對主義偏執(zhí)——新時期文學理論建設的盲點與偏失
中國現代性文論建設未來當須注意的幾個問題
文學本質多元論
批評史研究與新理論創(chuàng)生——評周平遠教授的《文藝社會學史綱》
試析“中國化”概念內涵的三個層面
第三編 文藝美學與比較文學研究
試析中國文藝美學學科的歷史起點問題
試析中國文藝美學學科產生的民族性因素
試析中國文藝美學學科產生的國內學術因素
比較文學跨文明闡發(fā)研究的學術功能與研究原則
跨文明“異質性”研究——二十一世紀比較文學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
共同詩學尋求之途:回顧、檢討與展望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