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圍
1.3 研究目的和意義
1.4 研究方法
1.5 術語界定
1.6 本書結構
第二章 文獻綜述
2.1 引言
2.2 短語學和詞塊研究
2.2.1 短語學研究的語料庫驅動方法
2.2.2 詞塊
2.2.3 基于學習者語料庫的詞塊研究
2.3 短語學與學術語篇
2.3.1 體現(xiàn)語域特征的短語學單位
2.3.2 體現(xiàn)體裁風格的短語學單位
2.3.3 體現(xiàn)學科特點的短語學單位
2.3.4 體現(xiàn)學術寫作能力的短語學單位
2.4 基于語料庫的短語學研究與語篇分析
2.4.1 語篇與語篇分析
2.4.2 學術語篇的語篇分析方法
2.5 學術語篇與學術話語社群
2.5.1 學術語篇的定義和特征
2.5.2 學術話語社群
2.6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2.7 本章小結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1 引言
3.2 研究問題
3.3 語料庫的建立
3.4 目標詞塊的確定
3.4.1 頻數(shù)標準
3.4.2 互信息值(MI score)
3.4.3 文本導向詞塊的確定
3.5 目標詞塊的分析
3.5.1 結構分布
3.5.2 功能分布
3.6 英語本族語作者和中國作者之間的對比分析
3.7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英語本族語作者學位論文中文本導向詞塊的特征
4.1 引言
4.2 目標詞塊及其頻數(shù)
4.3 目標詞塊的結構特征
4.3.1 名詞性結構
4.3.2 動詞性結構
4.3.3 介詞性結構
4.3.4 其他結構
4.4 目標詞塊的功能特征
4.4.1 文本導向詞塊的多功能特征
4.4.2 文本導向詞塊的功能分布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中國作者學位論文中文本導向詞塊的特征
5.1 引言
5.2 目標詞塊在中國作者學位論文中的頻數(shù)
5.3 目標詞塊在中國作者學位論文中的結構特征
5.3.1 名詞性結構
5.3.2 動詞性結構
5.3.3 介詞性結構
5.3.4 其他結構
5.4 目標詞塊在中國作者學位論文中的功能特點
5.4.1 推斷
5.4.2 因果
5.4.3 文本指示
5.4.4 架構
5.4.5 陳述觀點、事實、結果
5.4.6 其他功能
5.5 本章小結
第六章 討論
6.1 引言
6.2 文本導向詞塊在學術語篇中的作用
6.3 中國作者學術寫作中文本導向詞塊的特征
6.3.1 總體使用特征
6.3.2 結構分布特征
6.3.3 語篇功能特征
6.3.4 詞塊選擇的偏差
6.4 本章小結
第七章 結論與啟示
7.1 主要發(fā)現(xiàn)
7.2 研究貢獻與啟示
7.3 研究局限和未來研究建議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本研究的目標詞塊序列表
附錄2:英語本族語作者語料庫中目標詞塊的功能分類表
附錄3:中國作者語料庫中目標詞塊的功能分類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