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wèi)東,北京市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研究館員。1985:1994年先后就職于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工作,1995:2019年在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工作,2019年退休。在文物系統(tǒng)近四十年的時間,始終以通過出土文物研究北京歷史為己任,先后主編、主筆出版了《新中國出土墓志》(北京),《北京文物精粹大系·石刻》《新日下訪碑錄》(房山、門頭溝、石景山、通州、大興、順義、平谷、密云),《貞石永固》《北京文物志·石刻》《北京石刻史話》等多部專著。以及大量的古典文獻整理及專業(yè)論文等,在北京石刻博物館工作期間,從事石刻文物征集,石刻文物展示策劃及相關文物保護工作,對石刻文物的鑒定有較為豐富的經驗。2007年曾獲得第一屆全國文化遺產保護優(yōu)選個人的稱號。2017年獲獎北京市文博之星第九名,以及本人主筆主編的出版書籍省市一級的獎項。等等劉語寒,女,1990年出生,北京宣武人,受家學影響,平夙喜好琢磨文物,且在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工作的父親,耳濡目染間,自幼也對歷史、考古,尤其是對石刻文化、石刻藝術感興趣。高考時被北京聯(lián)合大學的日語專業(yè)錄取,期間曾利用周末與假期之便,除到國有博物館參觀學習外,仍赴廈門的上古藝術館、江蘇丹陽的天地文化園、上海石刻天地園參與布展、編寫說明文字等工作。四年級時在北京市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日語部實習,參與編輯日語新聞、翻譯讀者來信等事物,并完成了畢業(yè)論文,題目是《玉如其人與玉如其神——談中日玉文化比較》。成功畢業(yè)后,先在旅行社的日本部擔任操作、翻譯、銷售等職務,利用工作之便四處旅行傾囊積蓄。自2016年至今,在首都圖書館北京地方文獻中心信息咨詢組工作,主要負責查找資料、整理文獻、信息服務等,同時參與出版了幾個文博機構的資料匯編,也為文物部門翻譯相關業(yè)務文章等。工作之余,受劉衛(wèi)東老師提攜,一起在《中國書法》發(fā)表了文章《北京房山云居寺的石經書法》,燕山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北京石刻史話》和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