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七章,重點回答以下問題:青少年視野中的網絡風險項目有哪些?他們是如何看待這些網絡風險項目的?青少年的網絡風險認知水平如何?哪些因素會對青少年網絡風險認知產生影響?不同水平的網絡風險認知又會對青少年的網絡行為產生怎樣的影響?我們又該如何促進以青少年為中心的網絡風險治理?通過研究,得出了一些很有趣的結論。比如,青少年對網絡風險的認知不僅具有地區(qū)差異,而且存在典型的樂觀偏見,即青少年認為其本人遭遇的網絡風險要小于其他人,且即便發(fā)生了,所產生的后果也不如發(fā)生在其他人身上的嚴重。再比如,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學習階段的變化,青少年感受到的網絡風險也越來越高。初中階段,低風險認知組的人數顯著多于高風險認知組;到了高中階段,高風險認知組的人數開始反超;到了大學階段,這種趨勢繼續(xù)保持,并且高風險認知組的人數越來越多。 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專家在成果鑒定中指出:“成果主要概念明確,研究邏輯線索較清晰。運用實證研究方法,通過數據的收集與處理來分析問題。通過研究論證,得出了一些有意義和啟發(fā)性的新結果、新認識?!北緯黝}包括“青少年”“網絡風險認知”和“網絡行為”,既可供關愛青少年成長的讀者閱讀,也可供對社會心理學和網絡社會學感興趣的讀者研究參考。